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食品添加劑新規實施:安全與規範並重

食品添加劑新規實施:安全與規範並重

2025-03-01 18:20:1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已成為保障食品品質和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在食品添加劑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新版標準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旨在進一步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一、食品添加劑定義與品種的更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食品添加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版標準首先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進行了更新,使其更加符合當前的科學認知和實際應用需求。在食品添加劑品種和使用規定方面,新版標準基於最新的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評估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訂。部分存在安全隱患或工藝上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如落葵紅、密蒙黃、酸棗色等,以及特定食品中的防腐劑等,均被刪除或限制使用。這些調整不僅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添加劑使用,符合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追求。

  二、食品用香料、香精的規範使用

  在食品用香料、香精方面,新版標準進行了兩項重要修訂。首先,為避免食品用香料的濫用,進一步明確了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劑功能或其他食品用途的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要求。其次,修改完善了部分食品用香料品種,例如刪除了枯茗油等6個香料品種,對柚苷(柚皮甙提取物)等香料的中英文名稱、FEMA編號等信息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補充。這些修訂有助於更好地規範市場,確保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食品添加劑使用要求的調整

  新版標準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求方面也進行了多項調整。例如,增加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劑在相同食品類別中共同使用時的總量要求,完善了飲料類別中液體飲料與固體飲料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對應關係。這些調整旨在進一步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通過這些具體的規定,新版標準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有助於減少添加劑濫用和誤用的情況。

  四、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使用範圍的縮小

  新版標準中關於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修訂曾引發廣泛討論。根據新版標準,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範圍縮小,不再用於澱粉製品、麵包等7類食品,且在醃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降低了,由1克/千克調整為0.3克/千克。這一調整是基於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食用脫氫乙酸鈉可能造成肝腎細胞狀態的變化。因此,新版標準縮小了其使用範圍,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五、過渡期與企業的應對措施

  新版標準發布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市場監管總局為食品生產企業預留了一年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多次提醒食品生產企業提前做好準備,嚴格按照新版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已在新版標準發布後逐步調整配方,按照新版標準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例如,有麵包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企業的所有產品嚴格按照新版標準執行,都沒有添加脫氫乙酸鈉。也有相關食品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介紹,2025年2月8日前生產的添加脫氫乙酸鈉的產品,如果還在保質期內,按相關規定仍可正常銷售,但新版標準正式實施後生產的相關產品,都不會添加脫氫乙酸鈉。

  總結

  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實施,標誌著我國在食品添加劑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更新食品添加劑的定義、規範食品用香料和香精的使用、調整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求以及縮小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範圍,新版標準進一步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同時,一年的過渡期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時間進行調整,確保新版標準的順利實施。總體而言,新版標準的實施將有助於提升我國食品工業的整體水平,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更多食品添加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添加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