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國內生豬市場呈現供應端增量預期與養殖企業出欄節奏博弈的複雜局面。隨著集團公司4月出欄計劃延續增長趨勢,但增幅環比收窄疊加出欄體重調整,整體供應壓力釋放力度不及預期,豬價下行空間受限。本文結合行業監測數據,解析供應端變化對價格的影響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豬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國主要規模場4月生豬出欄計劃為1827.27萬頭,較3月實際出欄量微增0.82%,增幅較上月收窄11.92個百分點。春節後市場呈現季節性規律:2月因節前集中出欄導致基數偏低,34月出欄總量連續增長但增速放緩。儘管供應端整體呈擴張態勢,但養殖企業對體重調整策略或進一步弱化實際供應壓力。
從日均量看,4月集團日均出欄計劃環比增長4.18%,較3月提升3.13個百分點。然而屠宰端受儲備肉政策調整影響,預計整體宰量將低於上月。理論上看供應與需求增速差可能加劇階段性供過於求,但養殖主體出欄節奏差異或改變這一趨勢。例如3月日均出欄僅增1.06%而屠宰量激增21%,最終因散戶供應不足導致供需失衡未現,印證市場調節機制的複雜性。
截至4月初,全國生豬平均交易體重達125.41公斤,環比增長0.33%。儘管肥標價差已出現區域性倒掛(尤其在140160公斤區間),但125140公斤標準體重豬源仍受屠宰企業青睞。部分養殖集團選擇壓欄增重策略,進一步延緩生豬出欄進度。隨著氣溫升高,中大豬需求或減弱,屆時若集中出欄可能出現價格波動,但由於當前減重意願不足,月度均價跌幅預計有限。
總結:4月生豬市場呈現"計劃增量與實際供應分化"的特徵。集團出欄總量雖延續增長但增速放緩,疊加體重管理策略調整,有效緩解了供需矛盾激化風險。短期看豬價下行空間受限於供應端釋放節奏,而中長期仍需關注產能去化進程及消費恢復情況。行業參與者應密切跟蹤體重變化與屠宰採購傾向的動態平衡,以把握市場關鍵轉折點。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