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生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生豬產業韌性耦合協調度指數波動上升

2025年生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生豬產業韌性耦合協調度指數波動上升

2025-03-17 10:45:1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現代農牧業體系中,生豬產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它不僅關係到居民的「菜籃子」穩定,還對農業經濟增長、農民增收有著關鍵影響。近年來,生豬產業發展備受關注,受到政策調整、市場供需變化、疫病防控等諸多因素影響,行業發展態勢複雜多變。深入研究生豬產業的韌性水平、影響因素,並探尋提升策略,對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生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生豬產業韌性評價指標構建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豬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生豬產業韌性涵蓋抵抗、恢復、創新和再組織四方面能力。抵抗能力體現產業面對衝擊時的反應強度,恢復能力關乎受衝擊後恢復原狀的速度與幅度,創新能力是恢復原有狀態或探索新發展路徑的能力,再組織能力則是產業穩定後的再度發展能力。

  基於此,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選取10個二級指標、19個三級指標。如抵抗能力從產業基礎、政策支持、資源稟賦考量,涉及行業總產值、財政資金、玉米產量等指標;恢復能力涵蓋產能基礎、生產效率、疫病防治等方面,像能繁母豬存欄量、料重比、疫病指數等;創新能力關注科技人才與創新投入,用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研發投入衡量;再組織能力從外部適應和市場環境出發,以豬肉進口量、豬肉價格消費指數等反映。各指標根據對產業的作用分為正向和負向,為後續精準評估產業韌性奠定基礎。

  二、研究方法選取與數據來源

  為科學測度生豬產業韌性,採用熵權法、影響因素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並選取2000-2023年我國31個省份(除台灣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外)生豬產業相關數據。數據來源於布瑞克農業資料庫及多個統計年鑑,缺失數據通過線性插值法處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熵權法能剔除主觀因素影響,依據指標變異程度確定權重。先對原始數據標準化,再計算比例和熵值,進而得出權重和韌性指數。影響因素模型通過計算影響因素貢獻值、指標偏離度和障礙度,找出影響生豬產業韌性的關鍵因素。耦合協調度模型則用於評估抵抗、恢復、創新和再組織能力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協同發展狀況。

  三、生豬產業韌性發展態勢分析

  2000-2023年,我國生豬產業韌性綜合指數在0.0135-0.0907間波動上升,年均增長率約9.21%。2000-2006年,產業處於初始階段,規模小、技術落後,指數先升後降再緩升。2007-2013年,產業進入規模轉型期,國民經濟增長帶動市場擴大,指數波動快速增長。2014-2023年,在綠色發展理念下,產業提質增效,但受政策和市場因素影響,指數有起伏。如2016年因《食品安全法》實施等因素下滑,2019年因政策支持和市場供需變化大幅增長,2021年因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指數和增長率下降,2022年又因市場回暖回升。

  分指數來看,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指數波動上升,創新能力指數穩定上升,再組織能力指數先降後升。2008年後,創新能力指數逐漸超越再組織能力指數。2020年,受疫情影響,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指數上升,再組織能力指數下降。

  四、生豬產業韌性關鍵影響因素剖析

  從障礙度分析,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障礙度是制約生豬產業韌性發展的主要因素。2000-2020年,不同階段關鍵障礙因素不同。2010年前,財政資金、料重比、豬肉消費能力等影響較大,反映出當時產業受資金和產能制約明顯。2010年後,豬肉消費能力、產量、進口數量等因素作用凸顯,表明隨著經濟發展,市場需求和養殖規模對產業韌性影響加深。

  具體到2020年,排名前5位障礙因素障礙度之和達73.56%,包括豬肉消費能力、豬肉產量、豬肉進口數量、豬肉價格消費指數等,這些因素從市場供需、價格波動等方面對生豬產業韌性構成挑戰。

  五、生豬產業韌性耦合協調發展評估

  2000-2023年,生豬產業韌性耦合協調度指數波動上升。2000-2008年,產業處於初始階段,在政策扶持下穩步發展,指數平穩提升。2008年後,產業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諸多衝擊,指數波動上升。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指數快速上升,2021年隨著市場供需平衡恢復,指數回落。整體來看,目前耦合協調度指數雖穩步上升,但尚未達到平衡狀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意味著產業各方面協同發展還有優化潛力。

  六、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為提升生豬產業韌性,推動其高質量發展,可從多方面著手。生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指出,完善產業發展政策,政府加大財政補貼,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育種、疫病防控等;實施差異化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創新。穩定產能,強化監測預警,確保存欄量合理;提升種植技術,保障飼料原料供應;加強良種選育,提高母豬生產力和生豬生產性能;精準飼喂,提高飼料利用率;推動規模化養殖,提高生產效率。

  強化全產業鏈協同整合,打造產業集群,促進各環節緊密合作與資源共享;優化產業布局,依據各地實際科學規劃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等環節。完善疫病防控體系,推廣綠色養殖技術,參與國際合作交流,提升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

  強化產業與環境耦合協調,根據市場供需調節儲備肉投放和進口,穩定市場價格。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公開,增強消費者信心;提高養殖戶環保意識,創新種養結合模式,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生豬產業在我國農業經濟中地位重要,其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通過構建指標體系測度發現,2000-2023年產業韌性綜合指數雖呈波動增長,但仍面臨不穩定因素,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障礙度是主要制約因素。耦合協調度指數雖有上升趨勢,但仍有提升空間。未來,需通過完善政策、協同產業鏈、促進產業與環境協調等措施,提升生豬產業韌性,實現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保障市場穩定供應,推動農業經濟持續繁榮。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