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鋼鐵行業正處於深度變革的關鍵節點,綠色低碳、創新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其發展狀況不僅影響著經濟增長,也與環境保護、產業升級緊密相連。日照市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在鋼鐵行業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其鋼鐵產業的發展路徑為行業提供了值得研究和借鑑的樣本。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約占我國GDP總量的5%,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日照市的鋼鐵產業是其主導產業,產值過千億元,吸引了山鋼日照、日鋼集團等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了龐大的產能。
近年來,日照市鋼鐵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綠色發展成果。山鋼日照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節能環保技術,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等榮譽;日鋼集團成為鋼鐵行業循環經濟標準化示範單位,其ESP產線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水耗。同時,大高爐實施低矽冶煉,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山鋼日照的5100m³高爐以及日鋼集團部分規劃建設的3000m³及以上高爐,都在推動著產業的升級發展。
然而,日照市鋼鐵產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在煉鋼工藝方面,電爐短流程煉鋼尚未開展,而從世界範圍來看,美國、日本、歐洲都在大力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我國電爐短流程煉鋼比例基本維持在10%左右,日照市這一比例為0。目前,當地廢鋼消耗主要在轉爐中,占比約15%,總體偏低。在人才方面,由於當地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存在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來的問題,專業人才缺口較大,難以滿足鋼鐵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
在鋼鐵行業追求「雙碳」目標的進程中,電爐短流程煉鋼成為關鍵環節。與傳統的長流程煉鋼相比,電爐短流程煉鋼具有明顯的節能降碳優勢,噸鋼能耗降低50%,固廢、廢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減少96%、78%、73%。日照市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由山鋼日照牽頭,探索新型結合模式。依託兩大鋼企的港口優勢,開展港口貨場廢鋼基地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加強廢鋼資源的利用,提高電爐短流程煉鋼的占比,從而降低碳排放,提升產業的綠色競爭力。
人才是鋼鐵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支撐。日照市應加強與鋼鐵冶金類學科優勢高校的合作,爭取在當地設立分校,或者由鋼企與現有院校合作開設相關專業,引入高校師資力量,實行定向培養,為鋼鐵產業儲備專業人才。同時,企業要重視人才的職業發展規劃,對新入職畢業生進行分階段培養。對於高層次人才,要通過多種方式解決他們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吸引並留住人才,為鋼鐵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鋼鐵產業與下游產業的緊密合作能夠推動產品升級,拓展市場空間。汽車行業對鋼鐵產品的技術和質量要求較高,鋼鐵消費占其總消費量的60%-70%。日照市的兩大鋼企應與本地車企建立溝通交流平台,定期分享生產、需求和研發信息,針對車企的高端產品需求,組織技術攻關,提升產品附加值,擴大高端產品占比,實現鋼鐵產業與汽車產業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鋼鐵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鋼鐵產業園對於延伸鋼鐵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具有重要作用。相關部門應解決園區發展的瓶頸問題,創新供地模式,確保重大項目落地。通過精準招商,吸引創新升級資源,促進園內企業集聚發展。同時,產業園要積極拓展新業務,搭建鋼鐵貿易平台,整合鋼貿產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鋼鐵價格指數,推動鋼鐵配套產業園向現代製造產業園轉型,增強鋼鐵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
2025年,鋼鐵行業正朝著綠色低碳、創新升級的方向大步邁進,日照市鋼鐵產業在這一進程中既有發展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通過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促進跨行業合作以及優化鋼鐵產業園配置等一系列措施,日照市有望解決當前鋼鐵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不僅將提升日照市鋼鐵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全國鋼鐵產業的綠色、創新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更多鋼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