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鋼鐵行業作為現代工業體系的基石,其價格波動對國民經濟運行質量有著深遠影響。在「雙碳」戰略目標指引下,中國鋼鐵行業正經歷著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歷史性變革。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這一轉型不僅重塑了行業成本結構,也為研究長期價格機制提供了新的坐標。本文通過對鋼鐵價格長期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的深入分析,旨在為相關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一)鋼鐵價格高頻率漲跌
《2025-203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2004-2024年的20年間,鋼鐵行業價格增長率樣本中,正向樣本與負向樣本各占一半,共形成10個漲跌區間。具體來看,2004-2005年行業價格連續上漲,2006年價格下跌。2007-2008年價格再次上漲,2009年大幅下跌。2010-2011年價格連續增長,2012-2015年價格持續下降。2016-2018年價格持續增長,2019-2020年價格下跌,2021年價格大幅上漲,2022-2024年價格再次進入下跌區間,2024年降幅有所收緊。這表明鋼鐵行業價格漲跌較為頻繁,穩定性較差。
(二)鋼鐵價格高幅度漲跌
鋼鐵行業分析提到2004-2024年,鋼鐵行業價格的漲跌幅度差距較大。2021年鋼鐵價格增長率最高,達到28.50%,而2015年增長率最低,為-16.70%,兩者差距達44.20%。在不同漲跌時期,漲跌幅度的差距也十分顯著。2016-2018年的價格持續增長期,增長率最高為27.90%,最低為2.50%,相差25.40%;全部價格增長期中,增長率最高為28.50%,最低為2.50%,相差26.00%;全部價格下降期中,降幅最高為-16.70%,降幅最低為-1.80%,相差14.90%。2022-2024年,最大降幅為2023年的-9.6%,2024年降幅收緊為-6.3%。這表明鋼鐵行業價格的漲跌幅度較大,價格波動十分不穩定。
(一)國際貨幣供給影響
國際貨幣供給對鋼鐵價格的影響主要通過三重傳導效應實現:一是直接傳導效應,國際流動性過剩會導致資金進入鋼鐵、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市場進行投機,直接推高鋼鐵價格;二是匯率傳導效應,國際貨幣供給增長引起外幣相對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導致鋼鐵行業進口鐵礦石等原材料的成本上漲,鋼鐵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三是資本流動效應,國際低利率環境下,外資會通過資本市場流入鋼鐵等國內行業,推高國內資產價格。2004-2010年鋼鐵價格變化相較於國際貨幣供給變化略有遲滯,2010年以後,國際貨幣供給與鋼鐵價格的變動趨勢整體相同。
(二)國際石油價格影響
國際石油價格對鋼鐵價格的影響也存在三重傳導效應:一是大宗商品效應,石油與鋼鐵同為國際大宗商品,彼此存在價格聯動效應,石油價格上漲會經由大宗商品路徑傳導至鋼鐵價格;二是直接成本效應,鋼鐵生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依賴海運和陸運,石油價格上漲會導致能源成本與運輸成本上升,推高鋼鐵價格;三是經濟周期效應,石油價格屬於全球經濟景氣度指標,石油價格上漲反映經濟復甦,將刺激鋼鐵行業需求,推動鋼鐵價格上漲;反之,則會導致鋼鐵價格下跌。鋼鐵價格與石油價格的峰值與谷值出現在相同時間,漲跌方向也基本相同。
(三)行業累計產量影響
鋼鐵行業中以行業累計產量衡量的學習曲線效應主要表現為勞動效率與管理效率提升、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採用,從而引起行業平均生產成本的下降。而鋼鐵行業採用機器化大生產模式,產品功能高度相似,屬於較為接近完全競爭的壟斷競爭行業。受市場競爭影響,行業價格也會隨之下降。
(一)國際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與價格水平關係的研究主要基於貨幣數量論。貨幣數量論闡釋了貨幣供給對作為宏觀經濟總量指標的物價水平的顯著正向作用,為鋼鐵行業價格的貨幣供給影響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結合傳統貨幣數量論與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思想,可以得到商品價格的表達式。在實際產出外生獨立、貨幣流通速度為常數的情況下,商品價格僅受到貨幣供給與商品價格間相互關係的影響。鑑於此,國際貨幣供給會通過國內與國際市場的緊密聯繫引起國內鋼鐵行業價格的上漲。
(二)學習曲線效應
產業技術進步可以通過累計產量來解釋,這就是學習曲線效應。學習曲線表明隨著產量的增加,企業生產的平均成本會因多種因素推動而開始下降,從而產品價格會隨著生產產量的增加而下降。學習曲線用數學模型可以表示為單位生產成本與累計產量的關係。在存在競爭的行業中,單位生產成本的下降會表現為價格的下降趨勢。學習曲線效應普遍存在於製造業行業,它表明鋼鐵價格與行業累計產量間可能存在負相關關係。
(三)國際原材料價格
作為資源加工型商品,鋼鐵價格還會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包括自身所需的礦產品價格以及間接性上游能源價格。在眾多上遊資源商品中,石油屬於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大宗商品與原材料商品。國際石油價格對鋼鐵價格的影響存在三重傳導效應,包括大宗商品效應、直接成本效應與經濟周期效應,多重效應疊加使得國際石油價格對鋼鐵價格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
(一)模型與變量
基於理論分析,鋼鐵行業長期價格變動主要受國際貨幣供給、行業技術進步、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影響,構建鋼鐵價格的行為方程。為鋼鐵價格變動率,為國際石油價格變動率,為國際貨幣供給變動率,為行業累計產量變動率,為行業需求變化率。根據理論方程設定實證模型進行檢驗。
(二)數據描述
鑑於數據可得性,選取2004-2023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布倫特原油下月期貨價格數據來源於相關統計年鑑;國際貨幣供給量數據來源於相關監測報告;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粗鋼產量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對上述所有變量的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計算得出解釋變量的變化率時間序列數據。
(一)實證結果
採用最小二乘估計法對鋼鐵價格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國際石油價格對鋼鐵價格具有穩定且高度顯著的正向影響,國際貨幣供給對鋼鐵價格存在顯著的正向作用,行業累計產量對鋼鐵價格的影響為負向且較為顯著,行業需求對鋼鐵價格具有一定正向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顯著。具體來看,國際石油價格的估計係數為0.345,國際貨幣供給的估計係數為0.793,行業累計產量的六次方根估計係數為-0.737。
(二)擴展討論
以2004-2023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長期因素的增長率變化所引起的鋼鐵價格的歷年增長率與累計增長率變化。國際貨幣供給對鋼鐵價格具有持續的正效應,國際石油價格對鋼鐵價格具有正負交替效應,學習曲線效應代表的技術進步對鋼鐵價格具有持續負效應。2004-2023年,國際貨幣供給、原材料成本上漲、技術進步對鋼鐵價格的累計效應分別為181.03%、40.01%、-39.40%。
六、結論與啟示
鋼鐵價格的變動受到國際貨幣供給、技術進步與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由於各種因素的效應水平不同,鋼鐵價格呈現出高頻率、高幅度漲跌的特徵。當國際貨幣供給與國際石油價格的正效應大於學習曲線代表的技術進步的負效應,鋼鐵價格會上漲,反之鋼鐵價格會下跌。鋼鐵價格存在明顯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以及技術進步抑制效應。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啟示:合理提供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優化鋼材產品出口政策,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創建先進產業集群,以應對價格風險,推動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更多鋼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