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規範短視頻行業健康發展、淨化網絡空間,中央網信辦於4月15日正式啟動「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此次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治理將針對虛假擺拍、信息失實、違背公序良俗及違規引流等突出問題展開系統性清理整頓,旨在維護網民合法權益並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視頻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專項行動明確指出,部分短視頻創作者通過虛構悲慘經歷或假冒特定職業身份進行賣慘營銷,利用公眾同情心謀取利益;更有帳號刻意編造誇張的「戲劇化」劇情或低俗人設內容,以極端手段吸引流量。此類行為不僅誤導用戶認知,更嚴重破壞了網絡空間的真實性與公信力。
針對利用剪輯拼湊、斷章取義等方式惡意製造謠言的行為,專項行動將重點查處虛構家庭矛盾、職場衝突或暴力事件等引發社會焦慮的內容。同時,假借「科普」「解讀」之名傳播專業領域不實信息的帳號也將受到嚴格監管。此類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加劇網絡戾氣,必須通過技術手段與人工審核雙重機制予以遏制。
專項行動特別強調對低俗惡俗人設及違規內容的治理,包括但不限於擺拍鬥毆、謾罵或騷擾等行為。此類內容嚴重違反社會主流價值觀,不僅污染網絡環境,更可能影響青少年群體的價值觀形成,需通過平台責任強化和用戶舉報機制實現源頭管控。
針對誘導特定群體非理性消費、利用「標題黨」博取流量以及虛假「打假測評」誤導公眾的行為,專項行動將採取技術監測與法律懲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治。例如,以「維權鬥士」身份發布不實「探店」內容損害商家信譽的帳號,將面臨從嚴處置並公開曝光。
總結:構建清朗網絡空間需要多方共治
通過集中治理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中央網信辦此次專項行動直擊行業痛點,明確了平台責任與監管紅線。未來三個月內,相關網站平台需從內容審核、用戶教育到技術防控等多維度協同發力,確保虛假信息無處遁形、違規行為受到嚴懲。此舉不僅有助於維護網民權益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將為短視頻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視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視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