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在房地產板塊的持倉情況引發市場關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板塊整體表現疲軟,機構持倉呈現下降趨勢。然而,隨著二季度的到來,多重因素疊加下,房地產行業正面臨新的政策機遇期,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板塊的基金持倉總市值為548億元,環比下降2%。地產板塊持倉市值占股票投資市值比重為0.79%,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板塊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低配0.49個百分點,環比擴大0.06個百分點,處於2013年以來的56%分位。一季度申萬房地產行業指數累計跌幅達7.4%,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27位。
從持倉結構來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市值前五的地產股占板塊持倉總市值的比重約29.2%,環比上升1.14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持倉在5億元以上的個股有19個,較上季度增加4個。這表明機構投資者在整體減倉的同時,對優質地產股的配置力度有所加強。
北向資金對地產股的配置也呈現下降趨勢。一季度北向資金的地產股持倉總市值為131億元,環比下降23%,占陸港通持倉總市值的0.64%,環比下降0.07個百分點。在持倉市值前二十的地產股中,部分區域性龍頭房企獲得增持,而一些全國性房企則遭遇減持。
進入二季度,房地產行業正迎來多重利好因素。前瞻數據顯示行業已出現季節性回落,傳統政策窗口期來臨。同時,外部環境變化也為政策調整提供了契機。在此背景下,出台增量政策的可能性和迫切性顯著提升,這將為房地產板塊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核心城市的復甦節奏值得期待,主流房企銷售有望在低基數背景下率先企穩。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將持續,具備優質信用、布局核心城市、產品力突出的房企將更具競爭優勢。同時,業績穩健、現金流良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也值得關注。
總結來看,儘管一季度房地產板塊表現不佳,機構持倉有所下降,但二季度政策窗口期的到來為行業帶來新的機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向,把握優質房企和物管公司的投資機會,同時注意防範行業政策變化、基本面下行以及部分房企經營風險。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