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資本市場礦產資源整合動作頻繁,多家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戰略性金屬領域。隨著新能源產業擴張與全球供應鏈重塑,企業通過併購搶占稀缺資源、強化產業鏈話語權的趨勢顯著增強,形成新一輪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浪潮。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礦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雲南銅業近期宣布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持有的涼山礦業40%股權,交易完成後將實現對這家西南地區核心銅礦企業的絕對控股權。標的公司2024年營收達95.62億元,淨利潤3.24億元,其銅精礦產能為雲南銅業現有冶煉體系提供重要原料保障。作為中鋁集團旗下銅產業上市平台,雲南銅業去年陰極銅產量突破120萬噸,此次資產注入將直接提升核心資源自給率。此前公司已通過處置閒置固定資產實現超1.8億元收益,進一步釋放資金支持併購戰略。
安寧股份以65.08億元重整投資方式拿下經質礦產等三家公司全部股權,標誌著其向"礦材一體化"目標邁出關鍵一步。標的資產擁有年處理260萬噸的釩鈦磁鐵礦採礦權及配套選礦設施,交易完成後公司鈦精礦產能將提升約30%。這已是安寧股份第二次競逐該資源,其首次參與時因競爭激烈未能成功,此次重啟收購凸顯對新能源電池材料原料的戰略預判。
除上述案例外,紫金礦業、洛陽鉬業等龍頭企業正通過多元路徑拓展礦產版圖。西部黃金擬以78.7噸金資源量的新疆礦區強化貴金屬儲備;盛達資源明確將聚焦優質金屬礦山併購作為核心戰略。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A股市場已披露的礦產交易規模超百億,涉及銅、鋰、鈷、鎳等新能源關鍵金屬及鎢鉬等稀缺品種。中鋁集團等央企通過技術攻關與海外協同,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資源保障體系。
當前礦產併購熱潮既反映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帶來的投資窗口期機遇,更彰顯企業主動布局供應鏈安全的戰略考量。分析顯示,銅、鋰等金屬庫存已處於歷史低位,而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等領域年均需求增速超過15%。在政策引導下,掌握關鍵資源控制權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強議價能力和抗周期能力。
綜上所述,這場由龍頭企業主導的礦產資源整合潮,既是應對全球資源格局變動的防禦性舉措,更是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隨著併購項目逐步落地,我國戰略性金屬供應保障能力將顯著增強,行業集中度提升也將推動全產業鏈效率優化,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實資源支撐。
更多礦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礦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