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消息,近日獲悉,北京聯通將於下月規模開放手機支付業務,屆時普通用戶只需更換一張帶有支付功能的SIM卡即可享受到手機支付的快捷。
「卡片+天線」SIM卡無需更換手機
今年5月,北京聯通聯合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推出了「聯通手機一卡通」服務,申請該業務的用戶可會獲得一個禮包,內含一部聯通定製手機終端、一張智能SIM卡以及30元一卡通帳戶使用費。
但直到目前該業務一直處於試用階段,且只有申請辦理親情隨身手機版或親情無限手機版的用戶並承諾新業務在網12個月才可享受,普通用戶尚無申請資格。
和試用階段相比,下月即將開放的支付業務除了面向普通用戶外,最為關鍵的是採取了「卡片+天線」,俗稱「帶辮子」的SIM卡方式,用戶不需要更換手機,只需替換一張帶有支付功能的SIM卡即可使用支付功能。
支付業務合作模式尚未定型
雖然電信運營商陸續推出了手機支付業務,但支付標準卻是久而未決。
飛象網從部分廠商處獲悉,此前各方希望把現有不同的支付技術綜合在一起,制定出一個兼容性的融合標準,但目前看來難度較大。
對此,中國銀聯相關人士表示,移動支付產業涉及到的參與方太多,產業鏈過長,這為制定統一標準增加了難度。該人士表示在制定標準過程中目前主要的原則是基於不同的點,為實現順暢的交流和溝通制定一個端到端的標準規範。
根據這一原則,從2009年開始,以中國銀聯、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晶片廠商、服務提供機構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產業聯盟已經組織制定了一些基於從晶片、手機、平台到終端各個點間的接口和技術規範。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中國銀聯和移動運營商已在7個城市啟動了移動支付商用試點,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試點結束後,將根據試點情況採取新的合作模式及產品形態。
更多聯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聯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