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審議通過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高端裝備製造列為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此前,今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到,要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產業。
雖然從「高端製造產業」變成「高端裝備製造」僅有兩字之差,但意義非凡。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高端裝備製造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足以見得國家對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重視。這對機械行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振興意義重大。
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意義重大,它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產業,是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和發展引擎,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既要符合上述的特徵,又要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要求,「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屈賢明
引領「十二五」時期裝備製造業發展
屈賢明表示,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各主要國家紛紛做出戰略部署,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搶占發展制高點。但這些國家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未提及高端裝備製造業。事實上,裝備製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因此,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屈賢明指出,目前,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大部分還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以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前端研發設計與後端的銷售環節都受制於人。這不利於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壯大。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就是要改變這一格局,提高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將高端裝備製造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它對鼓勵裝備製造行業向高端發展,起到了政策引領作用,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二是有利於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重視研發,有效地推動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地位的儘快到位;三是有利於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對於傳統機械行業的節能節材,以及生產線的升級、產品的升級換代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對於「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也具有巨大的帶動與引領作用。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涵蓋的重點領域看,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裝備的支撐。
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智能電網,這些行業的發展都需要裝備支撐,新能源裝備的發展是這些行業做大做強的基礎。在節能環保產業中,節能設備、環保設備的發展是實現節能環保的基礎條件。
可以看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包含的七大產業中,其他六個產業發展都離不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那麼,高端裝備製造涵蓋哪些重點行業呢?屈賢明告訴記者,由於上述六大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裝備的支撐,其所需裝備的發展也都成為各自領域的重點。高端裝備製造所涵蓋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等。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上述這些產業都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部分,而且都屬於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則不能劃入其中。例如,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雖然也屬於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但它屬於傳統產業,因此不能被列入高端裝備製造重點發展的領域中。
智能製造裝備帶動傳統產業升級
此外,還要以大飛機、支線飛機及通用飛機為應用對象,採用飛機製造、工具機製造和材料生產企業相結合,重點發展複合材料製備裝備、自動輔帶/輔絲設備、構件加工工具機、超聲加工/高壓水切割設備等。
按照初步設想,智能製造裝備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1萬億元,國民經濟重點產業所需高端智能裝備及基礎製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形成若干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培育一大批專、精、特企業。到2020年,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萬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和大型企業,智能製造裝備整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在高端裝備製造的各領域中,智能製造裝備尚屬比較新的概念,也是備受關注的領域。屈賢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智能製造裝備的定義及所涵蓋的重點領域做了全面解讀。
智能製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製造裝備,它是先進位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智能製造裝備發展主要內容包括:重點推進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領域,要針對生物、節能環保、石油化工等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學性能等精密儀器儀表和科學儀器及環境、安全和國防特種檢測儀器。
在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領域,要重點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等。
在智能專用裝備領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大型電力和電網裝備,機器人產業,全斷面掘進機、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裝備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先進高效智能化農業機械等。
更多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