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膠原蛋白迷局:湯臣倍健產品不含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迷局:湯臣倍健產品不含膠原蛋白

2013-01-01 09:51:4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10月8日,有媒體報導稱,經過第三方機構檢測,市售的Fancl、Lumi、丸美、湯臣倍健、顏如玉、無限極、安婕妤等七款膠原蛋白產品均出現膠原蛋白含量不足的問題,其中湯臣倍健、顏如玉、無限極的三款產品甚至未能檢出膠原蛋白的特徵物「羥脯氨酸」。換句話說,這三款產品中完全不含膠原蛋白。

  此前,輿論曾針對膠原蛋白是否具有美容效果有過多次熱議。有觀點認為,膠原蛋白經過消化,分解為胺基酸,其效果與一般蛋白質沒有差異。甚至有人指出,若是服用膠原蛋白皮膚變好,應注意其中是否添加雌激素。

  日信證券一份研報稱,未來國內膠原蛋白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不會低於20%,依據成熟國家的增長比例,2015年國內膠原蛋白市場將達到1000億元。

  上市公司中,東寶生物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膠原蛋白產品毛利率為38.89%。貴州百靈則預測公司膠原蛋白飲料年銷售收入將達13.8億元,利潤率達32.85%。湯臣倍健沒有單列出膠原蛋白相關數據。

  10月8日,湯臣倍健公共事務總監陳特軍對記者稱:「湯臣倍健的所有膠原蛋白都進口自法國羅賽洛公司,羅賽洛和我們對每批原料都進行檢測,我們同時不定期委託第三方進行抽測。最近一次委託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的檢測結果顯示,羥脯氨酸的含量為9.33%。」

  由於媒體報導中並未提及承擔檢測工作的機構和其所用的檢測標準,陳特軍表示:「我不去評價別人的檢測依據,我們是合乎國家標準的。」

  與此同時,顏如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振提出另一種觀點。他認為隨著膠原蛋白生產工藝成熟,羥脯氨酸並非檢測膠原蛋白含量的唯一特徵物,「低聚肽的形式不會被分解,當然也就測不出羥脯氨酸。」

  多方都認可,目前膠原蛋白的檢測標準主要是測羥脯氨酸的含量

  如果膠原蛋白產品里不含膠原蛋白,這的確是個諷刺。

  上述媒體的檢測結果顯示,Fancl膠原蛋白飲料含有羥脯氨酸78.7mg/kg,安婕妤膠原蛋白口服液含羥脯氨酸4.9mg/kg。丸美和Lumi兩款產品中的含量分別是3.2mg/kg和2.3mg/kg。另三款產品則完全不含羥脯氨酸。

  羥脯氨酸是膠原蛋白中特有的胺基酸,彈性蛋白中極少量存在,而在其他蛋白中完全不存在。多方都認可,目前膠原蛋白的檢測標準主要是測羥脯氨酸的含量。

  從湯臣倍健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羥脯氨酸、低聚肽、鉛、鎘、甲基汞和過氧化物都是膠原蛋白的主要檢測指標。然而湯臣倍健經第三方檢測的結論是,其產品含有羥脯氨酸9.33%,並非是零。

  湯臣倍健依據檢測標準是GB/T9695.23-2008。這一標準為《肉與肉製品羥脯氨酸的含量測定》,其中只提到生肉和熟肉製品,並未涉及膠原蛋白等其他物質的檢測。而上述媒體通過採訪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何小維,得出結論稱:「沒有檢出羥脯氨酸,就是沒有膠原蛋白的存在。即使檢出羥脯氨酸,也並不一定就是膠原蛋白,明膠中也含有羥脯氨酸。」

  明膠、膠原蛋白和胺基酸,這三種物質可以說「系出同門」,都是從動物的皮和骨中熬製提煉出來的。明膠是最初級的形態,繼續水解或酶解則成為膠原蛋白,膠原蛋白被消化道分解後變成胺基酸。

  不過,顏如玉董事長王中振表示:「膠原蛋白分解為胺基酸只是斷章取義的理解。事實上膠原蛋白被消化後,分解成胺基酸和低聚肽。低聚肽不會再被分解,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並重新組合成膠原蛋白。」

  低聚肽即少數幾個胺基酸組合的結構,其分子量比膠原蛋白小很多,但比單個胺基酸要大。顏如玉的膠原蛋白口服液其中主要成分為低聚肽粉,王中振表示,低聚肽由膠原蛋白分解而成,低聚肽表現出比大分子的膠原蛋白更易吸收的特點,但是無法進一步分解出羥脯氨酸。

  「如果他們檢測低聚肽含量,我相信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另外,王中振還表示,隨著膠原蛋白製作工藝的進步,大量企業已經能將產品的分子量做到接近1000道爾頓的標準。業內一般認為分子量3000道爾頓以下的膠原蛋白可以稱為低聚肽,1000以下則更佳。「對於這些較為精細的產品,如果還去檢測羥脯氨酸,可能就會測出很低的數值來。因為其中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含量已經不高了。」

  按國家藥監局的法律規定,保健食品和食品都是不能宣傳治療功效的,湯臣倍健和顏如玉雖都對媒體報導的內容進行了否定,但澄清方向顯然不同,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膠原蛋白這一產品的實際功效存在認識盲區。

  對於「存在低聚肽令結果失真」的說法,陳特軍不置可否,他表示:「具體的技術問題比較複雜,湯臣倍健只是依據第三方的檢測報告數據進行澄清。」

  北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材《肽營養學》稱,分子量在1000道爾頓以下的膠原蛋白無需分解可被人體直接吸收。這些小分子低聚肽形式的膠原蛋白,能否繼續為人體皮膚所用,則沒有特別科學的結論。有一種說法是,低聚肽被吸收後直接通過腎臟排泄出去。

  即便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各類膠原蛋白、低聚肽在實際的產品中含量也各不相同。陳特軍表示:「羅賽洛的膠原蛋白粉購入後,我們肯定還是要按照配方添加其他成分的。」湯臣倍健官網顯示,公司3克每袋的膠原蛋白粉,其中含膠原蛋白2克。

  另一款被「曝光」的產品Lumi MP5000膠原蛋白液態飲則宣稱,每支50ml的飲品中含膠原蛋白5克,其餘則添加了維生素、大豆異黃酮等成分。公司銷售人員介紹:「人體每天可吸收膠原蛋白的最大值就是5克,所以我們的產品設計為每支含5克膠原蛋白。」

  添加其他營養成分,使得膠原蛋白的實際效果變得越發模糊,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等本身就有美容的功效。

  而在外界宣傳上,膠原蛋白類產品更是遊走在邊緣地帶。王中振介紹:「全國只有顏如玉一個產品屬於低聚肽類保健食品,另外有30多個獲批的膠原蛋白保健品和10個左右多肽類保健品。其餘的應該都屬於食品。」

  按國家藥監局的法律規定,保健食品和食品都是不能宣傳治療功效的。陳特軍承認:「我們從來不提膠原蛋白的功效。」但實際上,各家品牌的產品在網絡上不乏有「美容、去皺」等字樣的宣傳內容,潛移默化之間向消費者傳達類似信息。

  除顏如玉和湯臣倍健之外,至截稿時,其他幾家膠原蛋白生產企業尚未對媒體報導內容進行回應。

更多膠原蛋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膠原蛋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