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釀酒業高增長的態勢在2013年出現了轉變,2014年4月22日,中國酒業協會發布2013年我國釀酒行業運營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釀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釀酒行業整體效益不斷下滑,虧損面擴大,只有啤酒行業的營業收入出現正增長,其中規模以上釀酒生產企業中虧損企業數占比超過10%。
規模酒企虧損44億
「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釀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虧損面擴大,虧損程度加重,行業整體效益不斷下滑。」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指出,2014年釀酒行業的自身問題仍需逐步消化,但不會出現大逆轉或大衰退,而會保持一段時間的中低速增長。
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2535家規模以上釀酒生產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62億元,同比增長僅為0.17%,行業毛利率30.06%,同比下降7.45%;虧損企業28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3家企業,虧損金額44.28億元,同比增長29.01%。子行業中,白酒、葡萄酒行業首當其衝。
白酒大省四川利潤下降最多
我國釀酒主產區為四川、山東、河南、廣東及江蘇五省,這五個省區釀酒總產量占到全國的43.35%,利潤占到全國釀酒行業利潤總額的50%。
去年,五大省釀酒行業實現利潤524.62億元,同比下降8.28%。其中,白酒生產大省四川,釀酒行業實現利潤261億元,同比下降14.30%,是五大省中利潤下降最多的。據宇博智業了解,其他省份除河南和廣東分別增長12.49%和1.57%外,另外兩省也不同程度下降。
中小型酒企逆市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消費不足的情況下,酒企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和經營結構,從過度追求高檔酒的生產,向適應大眾消費需求的中低端酒轉型。這可以從部分生產高端名酒的大型企業業績中得到印證,去年大型企業實現利潤735億元,同比下降4.61%;而以生產面向大眾消費的中小型企業仍在保持增長態勢,2013年釀酒中型企業實現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13.06%,增速較2012年提高2.13個百分點;小型企業實現利潤196億元,同比增長12.71%,增速比上年下降36.54個百分點。
啤酒行業利潤持續上升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蒸餾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盈利價值預測報告》了解:2013年只有啤酒業保持良好發展形勢,主要得益於國內啤酒市場過早進入「寡頭時代」。宇博智業了解到,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啤酒銷售收入1814.08億元,增速9.22%。目前華潤雪花、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等五大啤酒集團市場份額接近80%。酒業協會指出,「隨著市場日趨成熟,未來品牌、品質層面的深度競爭將更加凸顯。隨著啤酒行業進入多巨頭良性競爭階段,該行業的利潤還將持續上升。」
年份酒窖齡酒將加強規範
4月22日,酒協理事長王延才表示,年份酒、窖齡酒等酒類品種因為缺乏統一標準而備受消費者詬病,為此我國將加快標準修訂。
「缺乏足夠的標準,質量誠信就沒有具體的執行依據,使消費者很難信服酒類產品的品質」,王延才表示,比如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年份酒」、「窖齡酒」產品,沒有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很容易造成市場混亂和消費者的詬病。
王延才指出,要保證行業和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將標準體系建設作為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點任務。
據透露,酒協白酒分會正在開展「中國白酒3C計劃」中「產業誠信」體系建設計劃,從白酒生產准入細則、年份酒准入研究、白酒系列標準修訂等方面入手,最終建立具體可行、公開透明的質量評價體系。
更多釀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釀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