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2014年食糖形勢分析會議暨中國糖業經濟發展論壇在昆明召開,宇博智業了解到,如今糖業市場持續低迷,中國糖價遭遇四年連跌,今年全行業出現大規模虧損。
據悉,近幾年,隨著全球糖業步入增產周期,供求狀態失衡,全球食糖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中國進口的糖持續增長,各大產糖省份糖價和產量也一直下滑,導致了部分企業倒閉,農民種植積極性嚴重受挫。
據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發布的《2012-2017中國製糖業市場前景預測報告》了解到,2010年後,國際糖產業進入增產周期,交易價格從36美分每磅跌到了最低時候的14.7美分。國內價錢從之前的7千多元人民幣每噸的高價一直跌到4千元,按照現在的價格水平計算,全行業虧損已成定局,預計虧損可能到22億元以上。遭遇危機的不僅是蔗糖,甜菜糖也一樣面臨嚴峻的生存困難。
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閆衛民介紹,2012年以來,國內糖價一路走低,大部分製糖企業食糖銷售價格始終在成本線下運行。2012-2013年榨季,中國製糖業出現近十幾年不遇的虧損局面,整個榨季全國製糖企業虧損31億元。
進入2013-2014年榨季以來,食糖價格繼續走低。中國糖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賈志忍說,現在國內糖業加工成本最少每噸需要5300元,但國內糖價已經跌至每噸4700元,誰加工誰虧損。製糖企業壓力很大,困難重重,全國拖欠農民糖料款高達190多億元,有些企業春節後就沒有支付糖料款。
2014/2015榨季,作為全國糖業龍頭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蔗種植面積或將下降100萬畝。一方面是甘蔗收購價下調,另一方面是生產資料價格和勞動用工成本不斷上漲,種植甘蔗的效益下降,嚴重打擊了農民種蔗積極性。在雲南、廣西等甘蔗主產區,部分原來種蔗的土地改為種桑樹、木薯、玉米或桉樹。
身處廣西的上市公司南寧糖業公布的季報顯示,201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7億元,同比上年下降24.98%,淨利潤虧損5895萬元,相較去年虧損額下降29.23%,當季度存貨金額13.37億元,期初餘額為1.84億元,增幅達11.53億元。市況不佳直接導致該供公司存貨瘋漲。
雲南省糖業協會會長鄧毅表示,作為全國第二大產糧省,雲南預計虧損23億以上:
不過,為了穩定糖業市場,中國政府採取了多種辦法。中國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處長賈堯蘇表示,中國有關部門聯合出台了300萬噸臨時收儲計劃,五一前後就會落實到企業。夏天銷售旺季馬上就到,糖業企業應抓住機遇,儘快消化庫存。
賈志忍也表示,收儲300萬噸可以使糖價恢復200—300元,有助於市場走出低迷。
更多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