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民營餐飲企業第一股」的湘鄂情,近日高調宣布將更名為「中科雲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決定轉向大數據領域。
湘鄂情轉型大數據方向
先是受政策影響業績下滑,上演關店潮,再到被騙數千萬元,被稱為「民營餐飲企業第一股」的湘鄂情近年來一直扮演著悲情的角色。近日,湘鄂情發布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科雲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介入環保、影視業之後,又高調轉向大數據方向。
從餐桌到高科技,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轉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餐飲業目前的困境。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收入2.5萬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創21年來最低值,甚至低於國際金融危機前後。
在嚴峻的背景下,一些餐飲企業對刷卡手續費等費用也開始「錙銖必較」。記者近日在上海市場走訪發現,一些小飯店開始暫停刷卡消費,只允許現金買單,就是為了節省下刷卡後給銀行的部分手續費。
「先是不能刷卡,不久後就紛紛關店了,仿佛Pos機損壞成了虧損前的徵兆。」上海市民王先生說,自己所在的商圈去年至今,不少家餐飲企業都已經關門。
「一些高檔餐飲的轉型有兩個方向性的問題。」上海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分析說,一是降了高管的工資,違背了餐飲業「以人為本」的本意;二是又將高端菜「一鍋端」了,也不符合特色經營的特點。這就導致其在餐飲的道路上非常不順,最終只能轉向跨界經營。
餐飲業只是看起來很美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了解到,近年來,餐飲業轉型不佳、上市折戟、營收下滑的消息不絕於耳。2014年上半年,營業額回暖的餐飲業真的好起來了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3月,限額以上餐飲企業(通常指年營收達200萬元以上的餐飲企業)收入結束持續14個月負增長,取得4.2%的增幅,並在4月繼續走暖。
但是,成本的困擾讓餐飲業陷入「看起來很美」的困境,儘管高峰期大眾餐飲排隊的人不少,可真正賺錢的企業卻不多。
金培華介紹,去年上海餐飲企業利潤率是3%至5%,今年上半年平均可能只有兩點幾。「去年上海監測的餐飲企業中,有三分之二在虧損邊緣,估計今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雖然看起來消費在增加,但不少餐飲企業並沒有盈利。」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通過對2014年餐飲行業現狀分析了解到,對於餐飲業而言,房屋租金是最大的成本壓力。特別是現在商業的租金,三年一調整的合約,到今年上海很多企業都面臨調整,有些區域甚至一調就上漲 30%,這部分讓很多餐飲企業都難以承受。金培華說,和去年相比,上海餐飲業的人工漲了15%至20%,租金也漲了10%左右。
「現在餐飲業結構不合理,高檔餐飲比較多,呈現出中間小、兩頭大的啞鈴型。」博蓋諮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認為,在此輪行業洗牌之後,如果能形成大眾餐飲占據主導,中低端餐飲合理補充的紡錘型,才算是真正降下了目前餐飲業的「虛火」。
不要陷入同質化競爭
「短期內整個行業不會很樂觀。」高劍鋒說。但這有利於餐飲業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誕生幾個與百勝等類似的大型中端餐飲集團,關鍵是在需求不斷增加的城市化進程中,誰會是管理最好、最有特色的品牌。
專家認為,首先,大眾化餐飲應該有針對、有細分和自己的特色,不要陷入同質化的競爭。上海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曉齋說,餐飲企業可以考慮採用雙品牌運作。原本的高端品牌不完全放棄,適當縮減,同時推出附屬品牌。
其次,可以儘量增加營業時間和內容,將非正餐的時間利用起來。齊曉齋說,早餐後到午餐之間、午餐後到晚餐之間的兩個時間段,可以提供一些物美價廉的茶餐。讓餐飲不局限於只做餐飲,把表演和沙龍活動引入餐廳,成為新的有生命力的結合體。
金培華建議,一方面可以適當降低餐飲業的營業稅率,另一方面水電煤可以享受工業標準,而非現在的商業標準。同時進一步降低刷卡手續費率,「現在是1.25%,也就是說每刷卡100元,就有1.25元要給銀行,如果能和超市一樣降到0.38%,餐飲業的壓力會小很多,畢竟這個行業承擔著很大的就業責任。」
更多餐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餐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