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新常態下的旅遊業發展機遇巨大 旅遊業要建立行業自信

新常態下的旅遊業發展機遇巨大 旅遊業要建立行業自信

2015-01-01 10:36:2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和休閒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按照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旅遊業消費支出應當占到整個消費支出的1/4左右,照此標準,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只有38%,低於全世界的平均水平(60.6%)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50%)。如果把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例提升到發展中國家的基本水平,就可以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

旅遊業

  旅遊業應當成為服務業的新增長點,成長空間很大,通過旅遊業的成長來帶動就業,將會對我們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作用。

  對於新常態下的旅遊業發展問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在新常態下,旅遊業發展面臨著重大歷史機遇。」

  鄭新立說:「發展旅遊業意義重大。旅遊業是一個帶動力比較強的行業,比如說我們招商引資,發展投資貿易關係,首先從旅遊業起步。人家來旅遊看了看,你的環境不錯;再來一次考察一下投資環境,最後才決定在這裡投資。旅遊又是傳播文明的一種手段,帶動力很強。」

  旅遊業是扶貧的一個重要抓手

  「旅遊是一種扶貧手段。」鄭新立說,「2008年,我們總結改革開放後的18個發展典型,其中有一個旅遊業的典型就是麗江。我曾經和調研組在麗江住了一周,總結麗江發展旅遊業的經驗。改革開放以前,麗江搞農業,毀林開荒,造成水土流失。後來發展鄉鎮企業,但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運輸距離又很遠,最後垮掉了。時任雲南省省長賀志強決定,要把旅遊業作為雲南省的支柱產業,藉助麗江地震重建的機會和扶持資金,發展旅遊業。現在麗江旅遊給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強,遊客數量超過了西雙版納,人們去了一次還想去。」

  「所以,旅遊業可以是扶貧的一個重要抓手,發展旅遊業的潛力巨大。我們的山水、文化都可以是吸引遊客的重要資源。按照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旅遊業消費支出應當占到整個消費支出的1/4左右,照此標準,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鄭新立說。

  鄭新立說:「各個省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我覺得首先是把國內的旅遊業搞好,大力開拓國內的旅遊市場。特別是今年我們要增加消費,旅遊的消費是一個重要方面。」

  「上世紀90年代,我曾經到新加坡考察他們的旅遊業,有一條給我印象很深。新加坡有一個規定,凡是遊客投訴被新加坡當地商人矇騙了,被欺負了,新加坡政府會出資讓你打官司。如果打贏了,除了賠償你的損失,給你報銷往返的交通費用,同時,會把商人的經營執照永遠吊銷,讓他一輩子再也不能幹這一行。新加坡有這樣的規定,所以人們到新加坡旅遊比較放心。」鄭新立說,「依法治旅,能不能從法律層面嚴格起來?這樣有利於我們擴大中國的旅遊市場。」

  2015年「五大任務」與旅遊業的關係

  鄭新立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項任務都跟旅遊業緊密相關。「這幾年,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很快,2013年,我國服務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比例提高了2.4%,這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而第一產業下降了2.2%,第二產業下降了0.2%。如果這個趨勢保持下去,再有5至1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就能達到50%。」

  鄭新立說:「儘管這幾年增長很快,但是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也只有38%,這個比例太低了。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0.6%,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是50%。如果把我們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例提升到發展中國家的基本水平,就可以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這樣我們農民工進城就可以往服務業方面發展。」

  「旅遊業應當成為服務業的新增長點,成長空間很大。通過旅遊業的成長來帶動就業,將會對我們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作用。」鄭新立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農業現代化、集約化經營,這樣減少成本,提高農業的生產率,為第二、三產業提供更多的勞動力。現在有人說中國勞動力的『紅利』已經沒有了,這個話說了20年,現在農村種地的勞動力還有2.6億。」鄭新立說,「按照現在的技術條件,一個勞動力可以種幾百畝地,通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搞規模化、機械化經營,可以把大批農業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轉化到二三產業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調整空間布局。主要提出三大戰略,一是『一帶一路』,一是『京津冀一體化』,一是『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是新提出來的,通過跟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把周邊國家的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使他們能夠搭上中國這列快速前進的『火車』。」鄭新立說。

  旅遊要建立行業自信

  「旅遊業要建立行業自信、產業自信、事業自信。」鄭新立說,「現在我們外匯4萬億美元,去年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出國旅遊的人數超過1億,而且還在迅速增加。再過十年,到全世界的每一個旅遊目的地都能見到中國人,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到中國來看一看,那時候才是我們旅遊業發展的真正黃金機遇期。」

  「我想那種景象可能會出現在今後10到20年,因為根據我的計算,我們人均GDP到2022年將可以達到1.2萬美元,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那個時候,旅遊業發展會更好。」鄭新立說,「所以,中國旅遊業充滿很大的發展空間,是一個朝陽產業!」

  更多中國旅遊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研究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旅遊業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