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5是全國碳市場建設準備關鍵年 2016年將成開元年

2015是全國碳市場建設準備關鍵年 2016年將成開元年

2015-01-01 10:15:5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碳交易是指對依法取得的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利,即碳排放權進行買賣。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歐盟碳貿易體系,它採用的是總量限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下文是對全國碳市場政策分析。

  「全球碳市場份額可能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焦點。」日前,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的「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武漢舉行。據介紹,我國碳交易市場或將於2016年啟動,屆時,碳交易將走進平常百姓生活,個人可以炒碳,企業也可以因減排而賺錢。

  全國碳市場將於2016年啟動,2015年是全國碳市場準備的關鍵之年,碳市建設挑戰猶存,一方面試點碳市如何融入全國碳市,各具地方特色的試點經驗如何推廣至全國,另一方面,非試點省份如何在空白紙面上漸顯碳交易的雛形。

2015是全國碳市場建設準備關鍵年 2016年將成開元年

  2016年將成為全國碳市的開元之年,而2015則是全國碳市場建設準備的關鍵之年。

  4月8日,中國碳市場創新與城市群發展論壇在武漢舉行。此次論壇為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中國改革報等單位聯合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在內的主流媒體,攜手組成的「低碳中國行2015——低碳中國媒體行」首站。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內政策和履約處處長蔣兆理在論壇上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之時,國家發改委就已著眼於全國碳市場的建設。

  「只有當市場足夠大能夠覆蓋到全國的時候,碳市場的核心定價作用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來。」 蔣兆理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所需要的各個環節的工作都在積極的準備當中,預計這些工作都將於2016年就緒,全國碳市場的交易也將於2016年啟動。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論壇獲悉,截至3月31日,全國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累計成交2000餘萬噸,累計成交額近13億人民幣,對於大宗商品交易而言此規模還是起步階段,但對於碳交易來說,未來空間巨大。

  國家層面布局統一碳市場

  據炭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了解,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已被納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重點任務。為推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國家發改委2014年12月正式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17號令),進一步明確了全國碳市場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體系,擬在湖北、北京、天津等7省市碳交易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

  對於全國碳市的建設,蔣兆理表示,「一方面總結試點的經驗,另一方面,探索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基礎性問題,包括全國碳市場怎麼建,需要制定什麼樣的規則,需要打下什麼樣的基礎,需要建設什麼樣的基礎設施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7個試點省市都已確定了碳排放權交易的管理辦法;基於自身獨特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及應對氣侯變化的需要,確定了試點的交易範圍;結合本省市的宏觀經濟情況設定了配額總量的目標,確定了配額的分配原則;建立了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制度、註冊登記系統以及交易平台等,並培養了一批人才隊伍。

  蔣兆理總結試點經驗時表示,各地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並紮實推進各項具體工作,試點地區也充分體現了地區特點,同時也加強了碳市場機構和人員的能力建設。

  蔣兆理指出,國家層面正在開展建立國家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和部署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各個環節的研究,同時組織開展能力培訓,並部署開展相關支持工作,組織專家著手研究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範圍的確定、總量設定、配額分配、報告與核查系統建設、註冊登記系統功能完善、央企及電力企業參與碳交易問題等各個環節。此外氣候司正在聯合證監會研究開展碳期貨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慮碳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茂清強調,「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離不開金融產品的創新。」

  比如信貸如何支持碳交易市場。周茂清認為信貸支持不能光依靠銀行的行為,必須要體現財政功能,而商業銀行是不可以過多的承擔財政功能的。 「我們可以考慮政策性銀行如何支持環保產業的發展,國家政策如何引導。」 他舉例說明,「比如銀監會可以編制一個綠色產業項目,銀行必須要完全一定任務指標,完成可以給予綠色積分。」

  從7個試點碳市來看,2014年6月份成交額最高,碳市場存在季節性特點,蔣兆理認為,隨著交易產品的多元化,未來碳市場交易周期也會逐步發生變化。

  在全國統一碳市場方面,中創碳投總經理唐人虎指出碳市的風險識別和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的資本玩家入市,對碳價的影響等。

  湖北積極打造全國碳金融中心

  作為中部唯一的試點碳市場,湖北碳市場建設工作自2014年啟動以來備受關注。

  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場總成交量1186萬噸,交易總額2.7億元,分別占全國成交總量48%和成交總額的32%;同時,湖北碳金融產品創新數量與規模始終保持全國第一,各類碳金融授信已達800億元。

  湖北方面以及部分與會專家共同呼籲:儘快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用市場化的手段引導社會節能減排,控制污染排放總量;建議將湖北武漢建設成為全國碳金融市場中心,形成與上海、深圳等傳統金融中心並行的新興綠色金融體系。

  周茂清認為,武漢在多個方面具有成為碳金融中心的條件,未來還可以從兩個方面努力。首先,擴大交易規模。碳金融中心需要一定的規模來支撐,目前湖北碳市在交易量、交易額等方面位居全國之首,但2016年全國碳市場全面啟動後,非試點地區將被納入,屆時是否會出現後來者居上的局面。

  其次,開發碳金融衍生品。現在的碳交易市場還是現貨交易,期貨等衍生品還未出現,如果湖北能把這些碳金融衍生品做起來,才具備建立碳金融中心的資本條件。

  對此,蔣兆理表示,目前湖北(爭取全國性碳金融中心)是極具前景和實力的,其可行性和決定性要素可從三方面來分析。

  首先,湖北的努力程度,這決定湖北能否把碳市場相關工作做好,能否在試點階段,達到參與的企業最多。其次,取決於湖北地方政府和碳交易中心服務是否到位。只有好的服務才能吸引機構來投資,投資多了就成為了中心,這是市場的自然選擇。中國的碳市場現在有7個交易中心,要成為金融中心必須端正態度,有時候要捨得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第三,取決於湖北省是否有開放的心態。

  湖北碳市雖然存在優勢,但在融入全國統一碳市的道路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對此,唐人虎指出,湖北作為工業大省,目前碳市場的規模定義是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即湖北省2010、2011年上一年綜合能耗6萬噸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如果全國碳市納入控排企業的標準低於現有湖北試點標準,湖北碳市需要再往下擴展納入企業,會有大量的民營企業進來,規模的擴大會帶來一定的挑戰。

  非試點省份進入準備狀態

  目前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各具特色,其相關規則都是基於自身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宏觀經濟情況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等方面因素來確定的。

  以深圳為例,深圳作為一個處於工業化後期的試點,重化工業非常少,因此深圳更多地從城市特點出發,設計自己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主要是從企業選擇標準和領域範圍做一些調整,比如把大型的公共建築、公交汽車以及一些IT企業都納入到碳市中來,使碳交易範圍進一步擴大。

  而湖北作為工業大省,其試點經驗對處於工業轉型升級期的省份具有非常大的借鑑意義。

  如何把區域經驗擴展至全國是一個新的命題。唐人虎認為,「試點省份的特色放在全國來看不一定具有普遍借鑑意義,那麼哪些經驗是可以推廣的,哪一些是不一定有效的,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7個碳交易試點啟動運行不足2年的時間,試點配額與全國碳市場的配額如何匹配也是值得關注的。

  今後的兩年是非試點地區如何快速融入碳市場最關鍵的兩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位參會的非試點省份發改委官員獲悉,非試點省份均在積極準備2016年的全國統一碳市場,並正在向試點省份取經學習。

  蔣兆理在論壇上表示,一個地區的碳市場要獲得成功,首先要有一個堅定的方向感,非常強的領導班子做後盾。其次,在碳市場建設方面,一定要注重基礎工作,目前進展較快的省市,都已有自己專門的人才隊伍,並動員了各方面的經驗和資源。此外,細緻深入的開展數據報送與核查,對於實現有效的碳交易並通過碳交易促進碳減排尤為重要。同時,要加強學習與交流。最後,碳市場的建設要充分體現地區的特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一位中部地區非試點省份發改委人士獲悉,近兩年他們正在積極做工作調動企業積極性,並著手能力建設方面的培訓。

  蔣兆理表示,能力建設是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將培養一支教師隊伍,在這個隊伍的支撐下,預計將有10萬人的培訓規模,為全國的碳市場能力建設和市場的啟動發揮重要的基礎作用。

更多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