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潔發展為主導的新一輪能源變革勢頭,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根本方向。近年來,我國在碳排放交易試點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碳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擴大。
在多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國統一碳市場將在2017年啟動。有專家預測,中國碳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有助驅動投資決策和消費習慣向綠色轉型。
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碳市場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將以基準線法為主,鼓勵減排的政策工具必須從行政命令型、財稅鼓勵型向市場型轉變。
專家預測,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海通證券 研究員牛品認為,目前整個碳市場交易無論價格還是成交量都處於底部,未來將有巨大上升空間,每年千億元碳市場空間可期。
全國統一碳市場將在2017年啟動,碳排放權總量和配額分配辦法備受市場關注。蔣兆理表示,我國碳排放配額分配辦法「將以基準線法為主,單位產品的排放量在基準線以上,生產的產品越多,獲得的配額就越大;處於基準線以下的企業就需要加大投資,讓單位產品的排放量高於基準線,否則每生產一個產品都要向市場購買碳排放權,或者只能退出市場。」
「只有一些特殊的行業,比如熱電聯產,在碳排放配額分配過程中,仍將階段性地實施碳強度法,但最終目標還是要統一實行基準線法。」蔣兆理補充道。
在制度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前獲批。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張希良認為,規劃全國統一碳市場配額總量需要遵循幾個原則:覆蓋行業儘量寬,企業門檻儘量低,碳強度下降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儘可能避免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不影響覆蓋行業經濟活動水平等。進行配額分配的指導原則應該是以免費發放為主,並且符合總量設定的目標。
蔣兆理認為,我國鼓勵減排的政策工具必須從行政命令型、財稅鼓勵型向市場型轉變。
目前碳價處於底部,大部分交易所的價格已降到20元左右。在2017年第三季度全國統一碳市場啟動之後將會發生質的變化,未來碳價仍然有巨大上升空間。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國已承諾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由此加快我國統一碳市場建設迫在眉睫。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構建碳市場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形勢的有效手段,碳市場作為一個清晰的制度體系,提出了既定的減排目標,也提供了更多的減排選擇,不僅能夠幫助中國的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又能夠有效地實現碳排放的目標。
更多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