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初,收購了丁家宜的科蒂公司發布聲明表示「停止銷售丁家宜」。不過,記者近日注意到,丁家宜在官方微博置頂發布了8張新品預售圖,標題為「20年經典回歸」。在天貓丁家宜官方旗艦店網站,多款生產日期為2015年8月的新品已經在出售。
丁家宜死而復生了麼?
記者注意到,2014年6月科蒂宣布丁家宜撤出市場後,丁家宜的官方微博也停止更新,直到2015年6月該微博重新「復活」,每天推送一些護膚常識和丁家宜的產品相關信息。
在天貓丁家宜官方旗艦店網站上一款2015年8月生產的潔面乳包裝上,記者還注意到,其委託方為丁家宜(蘇州工業園區)化妝品貿易公司,而受委託方則是「士齊生物研發中心(蘇州工業園區)」。
資料顯示,士齊生物研發中心(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由國內著名化妝品品牌「丁家宜」創始人莊文陽先生投資並於2011年1月14日在蘇州工業園區工商局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3000萬美元。公司主要從事生物工程技術及植物納米技術的研究,包含植物活性物的萃取及添加劑的研發和技術服務與成果轉讓。
據護膚品行業調查報告調查顯示,2015年7月就有業內傳聞稱,四年前將自己創立的本土日化品牌丁家宜以24億元人民幣出售給跨國香水與化妝品巨頭科蒂公司的莊文陽,已經以1億元回購了該品牌及蘇州工廠。
此前,儘管多位相關人士證實,但莊文陽本人並未承認回購丁家宜品牌的事情。一位丁家宜前高管8月17日告訴記者,因為有相關保密協議,所以莊文陽並不能說什麼。不過上述丁家宜前高管對記者表示:「丁家宜的品牌是通過第三方從科蒂手中收購的,莊文陽接手回購後,目前新產品已經研發出來了,電商渠道已經在銷售,而商超渠道也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作為創始人,當年將丁家宜品牌24億元出售給科蒂被認為是「風光嫁女」。2010年12月,科蒂與丁家宜達成戰略協議,丁家宜將大部分股權售予科蒂。此後,科蒂在2012年6月發布的招股書顯示,科蒂逐漸持有丁家宜100%股份,收購丁家宜的總金額為24億元人民幣。
不過,被收購後,由於文化理念不能很好融合等原因,丁家宜在2012年的銷售額下降了50%,基層銷售團隊也深度調整中,大部分原高管在併購後相繼離職。這筆收購不僅未能讓科蒂更好地切入中國市場,反而拖累了其業績。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財報顯示,由於丁家宜業績拖累造成的帳面減值,科蒂2013年第三季度虧損2.533億美元,丁家宜所處的皮膚和身體護理部門2013年第三季度減損共3.169億美元。
2014年6月,科蒂不得不宣布將放棄這一「養子」,停售丁家宜系列護膚產品,但表示將專注於擴大中國的業務規模,努力重組中國區業務,且已與利豐集團達成協議,從7月1日開始,利豐負責在中國市場分銷科蒂旗下的一些關鍵品牌,包括阿迪達斯、芮謎彩妝和花花公子等。
對於莊文陽重拾丁家宜品牌的原因,日化業內人士白雲虎對記者分析:「除了創始人情結外,也由於莊文陽2015年來在賣掉丁家宜獲得大量現金後也投資或代理過其他國內外品牌,但是暫時沒有見到突出成效。」
從丁家宜新近推出的產品品類包括面膜、BB霜等產品來看,白雲虎認為,莊文陽能抓住現把握市場節奏和當前的消費熱點,但這些品類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從新品的價位來看,莊文陽應該還是會主打他擅長的傳統KA渠道。不過在現在的KA渠道,國產護膚品的三大價格體系已經布局完整,中高端有韓束、韓後,中間有百雀羚、相宜本草,中低價位有丹姿水密碼等。「以前是機會時代,現在是資源整合時代,要重塑丁家宜品牌,莊文陽還面臨很多挑戰。」白雲虎說。
更多護膚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護膚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