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進一步提高,我國護膚品市場增速有望持續保持甚至上市。目前,我國護膚品市場技術特點有本土品牌市占率很低,外資品牌已經進入多年,渠道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
我國護膚品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在過去的30多年裡,中國護膚品行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極富生機活力的產業大軍。護膚品市場分析,儘管我國護膚品行業發展迅速,但人均消費量來看,人均消費水平很低,有較大發展空間。
對比海外化妝品市場,我國護膚品市場的發展有很大潛力。我國護膚品市場近五年複合增速(9.1%)遠高於全球第一大市場美國(CAGR《3%)和全球第三大市場日本(CAGR《-5%)。五年來,我國人均護膚品消費額從169.8元上升到352.4元,實現翻倍,但仍遠不及日、美、韓等海外市場(2017年的人均化妝品消費額分別是我國的4.7倍、4.5倍和4倍)。筆者從時間、對象、功能、銷售方式、價格等來分析護膚品市場技術特點:
特點一、按時段分:有日間護膚和夜間護膚等針對性護膚品。
特點二、按對象分:有專門供女同志用的護膚化妝品和男士用的男用護膚品,以及兒童用的兒童護膚品和孕婦專用的孕婦護膚品。
特點三、按功能分:有補水、美白、保濕、控油、抗衰老、敏感肌膚、收縮毛孔、祛黑頭、祛斑、消脂專用護膚品。
特點四、按銷售方式分:有專業線護膚品和日化線護膚品。
特點五、按價格分:奢侈級、高端級、中高端、開架式。
目前,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26467元增長到2017年的33616元,複合年均增長率8.3%;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9430元增長到2017年的12363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9.4%。隨著城鎮化地不斷深入,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培育,消費升級成為大勢所趨。護膚品市場技術特點分析,我國護膚品行業(包括護膚、彩妝、口腔、洗護等大日化範圍)市場規模將維持在8%左右的增速,到2021年達到4859億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將趕超美國,擁有世界最大的護膚品市場。
我國護膚品行業屬於完全競爭市場,市場化程度最高。國內本土護膚品市場集中度很低,多而不強。國外護膚品公司憑藉強大的品牌實力和資本實力,搶占了國內近70%的護膚品市場份額,雄踞國內一線市場的高端護膚品市場。國內護膚品品牌依靠低價及對本土消費習慣的深度把握,主要占據中低端護膚品市場,主要覆蓋二三線城市。中國本土護膚品公司數量眾多,但規模普遍偏小,屬於典型大行業、小公司。國內護膚品企業約5000 架,年銷售額在5000 萬元以下的護膚品生產企業占到市場的90%。而國內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不超過50家,超過10 億元的只有上海家化、上海伽藍、韓束、相宜本草等寥寥幾家。
綜上所述,我國護膚品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國外企業大舉進攻國內日化品市場的同時,也為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寶貴經驗。未來,在大量新興本土品牌營銷的拉動下,護膚品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使用滲透率。以上便是護膚品市場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護膚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護膚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