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編了解到,本月初,各大音樂平台均下架了未獲授權的音樂,其中阿里音樂體系中的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受到衝擊較大,曲庫幾有被清空的趨勢。隨著監管層對在線音樂版權動真格,對在線音樂服務商而言,基於正版化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當前,儘管當前用戶的付費習慣尚未真正建立,但在版權管控不斷加強、行業投入持續放大的背景下,在線音樂行業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變革的關口。
一場圍繞在線音樂的商業模式重構革命正在發生,而付費是實現這場革命的關鍵環節。
三大原因促成付費
一.版權投入大
推動在線音樂進入收費時代的直接原因,無疑是版權環境正在發生的變化。
當前,國內用戶的免費習慣仍未真正扭轉,而版權管控的不斷加強則意味著各平台版權投入短時間內仍是一個無底洞,因此行業也漸漸變為依賴資源與資本的巨頭遊戲。
有報導稱,在2011年,百度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華納唱片、索尼音樂)簽署合作時,總價才3000萬,但蝦米最近在購買台灣唱片公司一家華研的版權時,花費就約為2千萬元。
版權費用高企不下的同時,在線音樂服務商對平台資源進行運營也需要大量資源支持。
儘管巨頭支持為部分平台贏得了更加從容的發展時間,但在巨大的成本支出面前,即便是巨頭也需要考慮營收問題,其他中小玩家收費意願則更強烈。
在生存重壓下,在線音樂平台必須考慮收費問題。
二.商業模式重構
目前,平台與主流唱片公司之間的版權合作方式為「預付+分成」,即平台需先支付一筆版權預售金,才能將唱片公司的歌曲納入自家曲庫,此後,單首歌曲根據試聽、下載等流量情況再單獨計費與唱片公司分成。
定價的基礎是建立完善的商業模式,但由於多數平台此前並未推動正版化,即沒有建立一個計算系統,不知道每首歌曲的流量有沒有超過保底需要分成。沒有形成正向的方式,因而不知道版權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導致目前版權市場遭遇定價難。
對在線音樂服務商而言,只有在健全的付費模式下,才能建立每一次試聽、下載的盈利模型,從而進行科學的計價。
因此要推動版權正常流轉,建立付費模式刻不容緩。
三.支付愈加便利
騰訊科技企鵝智酷曾就視頻付費對17909人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9.8%的用戶願意為網絡視頻付費。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視頻服務商能夠激發起用戶的消費需求和熱情,那麼未來的市場潛力和想像空間同樣巨大。對在線音樂行業而言,視頻付費的調查同樣具有參考意義。
好消息是,在用戶付費意願逐漸形成的同時,當前移動支付方式也愈加便利。當前,BAT三大巨頭都已推出了自家的網絡支付服務,微信支付、支付寶、百度錢包已經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常用支付手段,移動支付外,網上銀行也在飛速發展。
支付方式的多樣化和簡易化給在線音樂順利開啟付費模式提供了支持,讓支付從客觀上成為可能。在巨頭的彼此博弈中,在線音樂的付費時代或許稍微放慢腳步,但可以預見的是,在生存壓力面前,在線音樂的付費時代將不可避免的來臨。
更多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音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