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營改增話題一直火熱。據悉,從2016年開年伊始,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將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範圍,那麼歷年的營改增政策有哪些呢?對各行各業的是否有效呢?
歷年營改增政策解讀
營業稅改增值稅: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至此,貨物勞務稅收制度的改革拉開序幕。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國務院將擴大營改增試點至10省市,北京或9月啟動。
截止2013年8月1日,「營改增」範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至此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範圍。自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範圍。
2016年1 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決定營改增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前期試點已取得積極成效,2016年要全面推開,進一步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增值稅分享比例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後要做合理適度調整,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並加大部分稅目進項稅抵扣力度,將帶來大規模減稅。據統計:全面推開營改增 預計減稅規模將達9000億元。
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共計509萬戶。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從2012年試點到2015年底,「營改增」已經累計減稅5000多億元。
各行各業「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2016年,已納入「營改增」的行業減稅規模估計有2000億元,金融業、房地產和建築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減稅規模或接近4000億元,2016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接近6000億元。「營改增」會確保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
據報導,1月底的國務院常委會議明確,今年全面推開營改增。目前尚有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四大行業未進入試點,據了解,這四大行業營改增或將於今年5月全面推開。
昨日(2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做好建築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明確建築業的增值稅稅率擬為11%。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建築業年產值近16萬億元,從業人員達到4500萬,建築業營改增涉及人數眾多,利益調整複雜,因此營改增方案設計十分慎重。
普華永道中國流轉稅主管合伙人胡根榮認為,從現實情況來看,建築行業因為上游抵扣不健全,稅負上升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房地產業中,土地作為開發成本中的大項,能否納入進項被抵扣,將極大影響企業稅負。
此前,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
李克強在會上強調,「營改增」有利於減少重複徵稅,降低企業成本和稅收成本,這將對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2015年底,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更是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16年將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範圍。這意味著,至今已試點4年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或將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全面收官,營業稅或將退出歷史舞台。
而據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預測稱,2016年,已納入「營改增」的行業減稅規模估計有2000億,金融業、房地產和建築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如2016年納入「營改增」,並與此前的減稅力度保持一致,則以此測算減稅規模或接近4000億,由此得出2016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接近6000億。
更多營改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營改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