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醫藥流通兩票制:藥企面臨大洗牌 大轉型

醫藥流通兩票制:藥企面臨大洗牌 大轉型

2016-01-01 10:02:2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醫藥流通新政兩票制讓醫藥市場不平靜了。進入11月,合肥的醫藥代理商何琳越發焦慮。七年前,眼瞅著一位親戚通過掛靠公司的方式代理廠家臨床品種,做起了醫院銷售,且經營利潤可觀,她也跟著入了行。

  按照藥品管理法的規定,何琳本沒有資質參與藥品經營——只有獲得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的企業,才可進行藥品的批發、流通和零售。但在親戚的幫助下,她成功借用到一家有證企業的票據和證照。每月繳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後,她的藥品銷售行為合法化了。

  憑著這份工作,這個40歲不到的女子已擁有上百萬積蓄。但眼下,她卻感嘆,「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啦。」

兩票制

  掀起波瀾的,是一項名為「兩票制」的新政。10月8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聯合發文:安徽將在全國率先執行藥品採購「兩票制」,並明確自2016年11月1日起執行。

  按照《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推行「兩票制」實施意見》,藥品在到達消費者之前,至多只能開兩次發票。其中,藥品生產企業到經營企業開具一次,經營企業到公立醫療機構開具一次。

  這讓何琳陷入進退兩難——退出市場,多年積累起來的人脈、渠道、品種資源都將付諸東流;但若是像之前那樣,藉助一二級代理公司開票,又不符合「兩票制」規定,藥品肯定無法銷售。

  「減少層層加價,降低虛高藥價。」安徽省食藥監局藥化流通監管處處長米華陽表示,推行「兩票制」的目的,就是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壓縮中間環節,嚴厲打擊「掛靠」「走票」等藥品購銷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用藥安全。

  嚴查「掛靠」「走票」

  「無論是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還是公立醫院,兩票制沒有一點緩衝的餘地。」滁州一家藥品批發配送企業的負責人張亮告訴記者,10月12日,公司就收到了當地明光市中醫院發出的通知。文件規定,實施「兩票制」後,所有配送至醫院的藥品必須附上生產企業的發票複印件,並且不得出現藥品斷供的情況。

  考慮到偏遠地區藥企的物流困難,安徽「兩票制」並沒有一刀切——經營企業將藥品銷售到偏遠山區的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允許在「兩票制」的基礎上再開一次藥品購銷發票,以保障基層藥品有效供應。

  「從食藥監總局來講,我們堅定不移地支持兩票制。在今後的監管中,我們也會按照兩票制的要求履行監管。」在10月29日的一場醫藥企業家年會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的表述,透露出一個信號:食藥監部門牽頭落實「兩票制」的安徽模式,可能被複製並推廣。

  安徽食藥監部門的核心任務,是將「兩票制」納入飛行檢查和日常督查中,對違反藥品管理相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安徽模式也被寄予厚望——以藥品生產企業為抓手,徹底擠掉掛靠、走票,並大量淘汰依靠上述違規行為牟利,且威脅藥品安全的小型批發企業。

  2016-2021年醫藥流通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目前,國內藥品市場不到2萬億元規模,卻有1.2萬家批發企業。其中,80%的銷量集中在前100家,剩餘的企業年平均銷量只有兩三千萬元。「批發企業的利潤率為1%,如果管理稍有放鬆,那就得虧。」但吳湞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瀟灑」。

  在業內,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張亮透露,在安徽全省四百多家藥品經營企業中,不少小企業就以掛靠、過票為生,「這並不是個別現象。」

  明知違法,但在收取「管理費」後,提供掛靠的經營企業對代理商幾乎毫無約束,甚至連代理商買賣的藥品都不聞不問。假藥由此流入正規渠道。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2011年,業務員王中軍掛靠在浙江九欣醫藥下開始藥品經營,每年按藥品銷售總額的3%,向九欣醫藥交納管理費,對方則提供藥品所需的資質證明、購銷憑證,甚至還專門為其設立了「普藥一部」。

  「普藥一部」成立後,王中軍聯繫購銷渠道,以九欣醫藥的名義,向多家製藥企業購進藥品,並銷售給杭州各大藥房,從中賺取差價。

  在得知王中軍採用該方法經營藥品後,陳俊等人和王中軍商定,通過「普藥一部」,以王中軍的名義,採用上述同樣的方式經營藥品,獲利後再與王中軍結算。

  從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案發,王中軍等人通過「普藥一部」銷售的藥品金額累計達四百六十多萬元,尚未銷售的庫存藥品貨值金額累計達三十餘萬元。其中,利用掛靠經營違法購進的「呋麻滴鼻液」,經過深加工,可提取麻黃鹼煉製冰毒。

  流通企業大洗牌

  統計數據顯示,安徽全省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多達728家。全省同時執行「兩票制」,醫藥配送企業首當其衝。

  「沒有競爭力和覆蓋力的醫藥配送企業,要麼被兼併,要麼倒閉。」資深醫藥代理人方圓說。為了效率最大化,生產企業更青睞終端覆蓋廣、資金實力雄厚的配送企業。他亦感受到了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這個行業越來越不好做了,我正糾結要不要轉行。」

  作為國家新醫改的試點省份之一,2015年以來,安徽實施了藥品「帶量採購」,價格下降之餘,還遴選出了配送商,對藥品集中供應。

  雖然現有的配送格局暫時不會改變,但很多中小型配送企業加緊進貨壓貨,以最大限度維持和醫院的配送關係。「我們一直在和醫院積極溝通,保證品種供應。」陳恕感嘆,無論是企業還是廠家,要做的事太多了。

  陳恕是皖東地區某市級醫藥公司的負責人。自從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明確要求醫改試點省份推廣「兩票制」,這三個字無時無刻不在衝擊他的神經。最近半年,微信里突然冒出了很多「醫藥企業兩票制交流群」。打聽相關信息,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課。

  陳恕所在的這家市級醫藥公司具有五十多年的歷史,曾經覆蓋了周邊十幾個縣市的市場。但如今,公司既沒有省級公司的品種資源,也沒有縣級公司的終端網絡,就連市區的業務也在慢慢萎縮。「兩票制」衝擊之下,公司業務更頻頻告急。

  在分析了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後,他和經營班子得出了結論,「弱小的身軀是無法與大佬抗衡的。」儘管公立醫院一直是公司的主項,但為了生存,公司不得不忍痛割愛,在維持醫院總量的同時,調整產品結構,將工作重點轉向「兩票制」尚未涉及的藥店和診所。

  「公司內部始終不乏反對的聲音。」陳恕坦言,但只有在市場的夾縫中尋找到暫時被大公司所忽略的板塊,才有希望換取毛利的增加和現金流的暢通。

  「兩票制」影響下,藥品生產企業的營銷策略也悄然轉型。

  安徽永生堂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治忠介紹,由於自建銷售隊伍成本很高,大多數中小型製藥企業以往大多採用「底價開票」模式——生產企業以較低的出廠價,將藥品銷售給大包商,而後再層層轉包,最終銷售給終端客戶。大型藥企通常採用「高開模式」——抬高出廠價,通過獨家經銷商向終端推銷。「兩票制」實施後,中小型生產企業被迫由「低開」轉為「高開」。

  對於原本就採用自營模式的企業,按照現有的藥品供銷模式,必須在每一個市縣都派駐商務人員,負責藥品的發貨和匯款。「原本可以外包給代理的工作量,被加注到了藥企身上,管理成本肯定會增加。」王治忠說。

  撼動虛高藥價難

  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雖然大幅提升,但出台「兩票制」的另一個考慮,即降低藥品價格虛高的作用,似乎並無法顯現。「在短期甚至中期內,我並不樂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的觀點,也是不少業內人士的看法。

  2014年底,財政部廈門專員發布了一份關於福建「兩票制」實施情況的獨立調研報告。報告以國藥控股星鯊製藥(廈門)有限公司生產的維生素D滴劑為例,其成本價為每盒2.4元。在實行「兩票制」的福建和不實行「兩票制」的湖北,中標價相差不大,都接近27元。不過,兩地的出廠價差卻大得離奇——福建為每盒24.7元,湖北僅為4.7元。

  在非「兩票制」地區,藥品從藥廠到醫院終端不限定物流層級,藥廠會根據物流的經濟性與營銷策略,考量藥品的物流路徑。而在福建,由於「兩票制」的規定,選擇只有兩種——藥廠直接配送,或是委託唯一一家藥品經營企業配送。

  不過,無論物流層級如何,醫院最終只能按照政策規定,以約27元的中標價購進藥品,然後再以順加15%或零差率賣給患者。顯然,藥價並沒有因流通環節減少而降低。

  報告特別提及,星鯊製藥以諮詢費、銷售折扣等各種方式,支付給各類代理商作為銷售佣金,用於「藥品推廣」,銷售佣金占零售價格的比重約為59%。

  「藥價虛高的根源,並不在流通環節過多,而在於政府醫療服務價格的行政管制。」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認為。政府行政定價制度,讓大宗醫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遲遲未獲提高,多開藥、開貴藥,成了醫務人員沒有選擇的「選擇」。

  「以藥養醫」的模式下,藥品供應商需要從藥品費用中為醫生預留回扣。然而,該部分無法開具發票,需要通過「倒票」洗出這部分現金。

  在「底價開票」模式中,回扣一般從流通環節預留,醫藥代理商主要通過過票完成;而在「高價開票」模式中,回扣一般從醫藥企業預留,通過虛開交通、餐飲、諮詢、會務等費用洗出現金,並逃避所得稅。

  「兩票制」推行後,在流通環節洗錢的「低開模式」無法運作,但「以藥養醫」的存在,將迫使加價環節上移。「藥企能名正言順地抬高出廠價,抹去因流通環節過多而產生的藥價虛高,維護省級藥品集中採購的合理性。」朱恆鵬說。

更多醫藥流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流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