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資行業各種「倒閉」、「業績下滑」、「虧損」等消息動搖人心。經濟形勢不妙,農產品價格下降,農資行業哀鴻遍野,很多企業不得不採用價格戰來維持下來,甚至有些企業打出了「保本」姿態,誓將低價競爭進行到底。
農資市場依然是一個競爭不充分的市場,相對於其他行業,做農資還是挺滋潤的。正因為如此,農資企業的數量、經銷商的數量、零售商的數量有增無減,玩家多了,銷量自然就被稀釋了。
眼看進入11月下旬,國內尿素漲勢未止。而在價格連續上調的行情中,追漲者有限,觀望者半數,雖有部分經銷商為錯失良機感到惋惜,但依舊對高價尿素牴觸,淡儲自然也就隨之推遲,大多數商家包括省農以及大型農資公司只是在做少量妥協的操作,並保持隨進隨出。談及對後市的預期,業內普遍是一種看空、看多共存的局面。
2016-2021年中國農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在近期尿素大漲的行情中,供求因素與成本因素之間的「主從」關係已有對調之感。以往常說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但現階段市場處於淡季,經銷商仍能不斷妥協高價尿素的原因顯然並非剛需,而是工廠的成本壓力不由得判斷下游市場能否接受,只能出於「生存」考慮,為儘量減產成本倒掛而被迫提價。
短期煤價高燒不退,人稱「煤超瘋」。針對煤價問題,有關部門人員表示:當前造成煤價上漲主要是投機因素,並不是供需因素。太原鐵路局、蘭州鐵路局近日發布通知,自該路局發至全路各局的整車煤炭運費基準運價(即基價2)上浮10%,這是繼一個月前多鐵路局調增煤炭運價後,針對煤炭運價的再次調整。本輪煤炭運價上漲將波及太原局煤炭發送總量的三成。所以,後期國內煤價看漲且由於車皮緊張,尿素企業面對高煤價還少不了「追捧」。
雖然近期尿素價格大漲主要受多方面成本支撐,但尿素行業持續低開工率也值得關注,若按照目前51%左右的開工率推算四季度尿素產量,尿素後市難免供求趨緊。
尿素漲價的原因既不是需求,也不是供應,而是一種煤現象,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認為尿素怎麼會成為煤的化身,也有人繼續在供求關係的層面找答案,筆者隱約地感覺到這是徒勞。偶然,一個朋友打來電話說,貴州那邊很多人認為會通貨膨脹(下稱通脹),商家都在存貨,年貨甚至於現在都備齊了,這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感覺當前的市場用通脹更容易解釋。
短期有通脹的跡象,但形成持續通脹的可能性不大。化肥供求關係的分析已經讓位於通脹的治理,因此需要重點關注政府的政策、美聯儲是否加息和後期的進出口數據。
通脹本質是物價上漲,紙幣貶值。通脹理論有很多學派,這裡僅用新凱恩斯學派的觀點:需求拉動式通脹,主要表現為高需求、低失業;成本推動式通脹,主要表現為成本大幅上漲,如油價突然提高時;固有型通脹,主要表現為物價/薪資螺旋上升。
更多農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