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是為農業發展服務的一切物質資料和物質條件的統稱,如種子、農藥、肥料、農膜、農機具等等。農資對於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價值不由分說,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的主要推手是肥料的大量使用。
最近兩年,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之受資本市場廣泛關注,不少行業巨頭紛紛布局農資電商,農資電商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到2015年,隨著阿里、京東、農商1號、田田圈、雲農場等電商平台的突然發力,農資電商表現的異常火爆,2015可稱為是我國農資電商的元年。不論上市公司還是創業者對農資電商領域均為看好,但從整個農資電商的現狀來看卻並沒有出現同類電商平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更多的是在各自領域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為了更好的走近農資電商、了解農資電商,近日農資導報對易肥網CEO蘇志剛進行了專訪,就網際網路+農資談論了一些他的看法。蘇志剛,從肥料運銷公司總經理到遠通天下旗下易肥網平台的CEO,雖然角色發生了改變,但作為肥料行業一位資深的經營管理者和農資電商平台的領頭人,他對農資行業的熱愛始終沒有改變,他對肥料行業和農資電商這些年來的發展深有體會。採訪中,蘇志剛透露,目前易肥網正在構建的「網際網路+肥料「的生態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包括肥料在線交易平台、新型肥在線零售平台和創新服務體系。
網際網路+時代所帶來的改變
網際網路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交易方式。今天,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主流的商業形式,並深度影響和改變著企業的研發、生產、供應、採購、銷售和服務。在新的經濟形式下,買家採購行為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更趨向通過網際網路平台來尋找供應商、產品和服務。更安全的交易、更低的採購成本、更便捷的尋找供應商、更低的融資成本和更高效的倉儲物流服務,無疑是肥料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現實需求。
農資電商平台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科普一下農資銷售現狀,傳統模式至少包括「廠家-縣市級經銷商-村鎮零售店-終端用戶」四個層級,每兩個層級之間都是「多對多」關係。主要痛點在於:廠家產能過剩渠道資源緊張、經銷商的代理品牌有限、流通層級多成本高、渠道商賒銷嚴重、價格和產品信息不透明導致購買成本偏高。農資電商的作用,就是通過電商平台和網際網路工具對交易鏈條進行優化,減少肥料的交易和物流環節從而降低肥企的物流成本和銷售成本,帶來肥料流通效率的提升,最終惠及上游肥企、下游經銷商和終端用戶。此外,還農資電商平台還需要深入到供應鏈內部為行業上下游企業服務,這涉及到倉儲、物流、金融、資訊、大數據等方面。更多相關農資行業資訊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農資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農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