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有銀行市場進一步走向規範化 銀行兩大瓶頸待突破

國有銀行市場進一步走向規範化 銀行兩大瓶頸待突破

2017-01-01 17:44:4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日,中國銀行推出「中銀E貸·校園貸」,通過為高校學生量身打造小額信用循環貸款,為高校學生金融服務「打開正門」。據了解,考慮到學生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中行的校園貸推出了中長期貸款,初期最長可達12個月,未來延長至3至6年,覆蓋了畢業後入職階段。同時,貸款提供寬限期,寬限期內只還息不還本,貸款金額最高8000元。

  國有銀行市場進一步走向規範化

  隨著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接連退出「校園貸」市場,日前,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兩大國有銀行相繼宣布推出「校園貸」產品。之前備受爭議的「校園貸」迎來銀行系「正規軍」,將讓市場進一步走向規範化。

  在業務模式上,中行採用了與高校合作的方式,由高校和銀行共同審核學生借貸需求,有助於校方及時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借貸,避免了P2P平台、分期平台等機構繞開學校直接影響學生的弊端。中行方面聲稱,「貸款利率體現普惠意義,不含任何手續費。獲得貸款額度的大學生可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提取資金、隨借隨還。」

  無獨有偶,建行廣東省分行也對外宣布推出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網際網路信用貸款產品,給予在校學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額度。目前年利率按5.6%執行,相當於日息萬分之一點五,遠低於信用卡和P2P的信用貸款利率。

  數據顯示,我國高校現有超過3700萬在校大學生,如果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潛在消費需求,那麼,校園信貸的市場規模或將達百億級別。然而,由於貸款機構良莠不齊,「裸條借貸」、「暴力催收」、「高利放貸」等與「校園貸」相關的負面事件成為了「瓶中的妖怪」,讓人談之色變。

  2016年4月,銀監會和教育部聯合出手整頓校園貸市場。2017年4月,銀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劍指「高利放貸」和「暴力催收」等問題。

  隨著監管靴子逐漸落地,行業洗牌加速。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共有74家網際網路金融平台開展校園貸業務,主要為消費分期平台和P2P網貸平台,比2015年頂峰時期少了47家,其中僅2016年就有45家平台主動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全國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表示「校園貸要開正門」,被業內視為為銀行系「正規軍」進軍「校園貸」定下基調。對此,深耕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樂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行、建行等銀行進入校園金融領域有天然的資金和品牌優勢,更多的正規金融機構進入校園後,大家一起對用戶進行市場教育、信用安全教育,才能把不良網貸、非法高利貸徹底趕出校園。」

  然而,這只是終結校園貸亂象的第一步。樂信方面表示,打通各個放貸主體之間的信息孤島,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系統,才能從總體上控制大學生的負債情況,避免「多頭借貸」引發的行業風險。

國有銀行市場進一步走向規範化 銀行兩大瓶頸待突破

  銀行業兩大瓶頸待突破

  記者獲悉,廣東銀監局18日在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披露了《廣東銀監局關於廣東銀行業支持製造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積極爭取將廣東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納入第二批投貸聯動試點地區。

  2017-2022年中國社區銀行業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傳統重工業經濟結構亟待調整,需要通過創業創新政策,依靠創新、高新技術產業來刺激經濟增長。但是,與傳統工業企業不同,科創企業一般是輕資產、高風險,缺乏抵押物,這使得他們往往難以獲得銀行貸款,面臨較大的融資缺口。「而從已有的國際經驗來看,投貸聯動能相對有效地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可以預想的是未來決策層會繼續推進投貸聯動業務發展,把它作為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

  為了進一步拓展商業股權投資幫助中小企業融資,2016年4月21日,銀監會、科技部聯合央行下發《關於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並放開10個銀行和5個國家資助創新示範區為首批試點銀行和地區。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羅毅表示,投貸聯動試點的推出,一方面給予銀行正式的股權投資牌照,將投資行為陽光化。另一方面為處於資產荒下的銀行提供了較高收益的投資渠道,豐富了銀行的收入來源。

  事實上,除了上述廣東銀監局積極爭取將轄區內示範區納入第二批投貸聯動試點地區之外,多地商業銀行也在積極的做準備,爭取列入第二批投貸聯動試點機構,並且以城商行為主,具體包括江蘇銀行、山東的齊魯銀行、浙江的杭州銀行和嘉興銀行等。

  在李奇霖看來,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目前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監管趨嚴、利差縮窄、傳統業務盈利減速等問題,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升級轉型是大勢所趨。而恰好投貸聯動背後有著政府的政策支持,在這塊業務上發力不僅順應了政策要求,也給自己開闢了新的業務機會和利潤來源。

  當然,在投貸聯動結構上,《指導意見》的若干規定對銀行仍形成制約。一是擁有牌照的銀行設立的投資功能子公司,以及專職予以信貸配合的機構最終都需要納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同時,李奇霖表示,考慮到所投資企業為初創期或缺乏抵押品的科創企業,在銀行股權投資期間,發生壞帳、貸款無法及時回收等問題的機率會相對更高。那麼這種情況下,壞帳如何處理,如何計提風險準備,撥備覆蓋等問題尚未明確。銀行在開展業務時會猶如芒刺在背。

  二是子公司的股權投資資金必須是自有資金,且與其他業務資金隔離。李奇霖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本金和利潤收入較低的商業銀行開展業務的難度。」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