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海參行業分析報告 >> 海參行業定義及分類

海參行業定義及分類

2015-08-12 17:01:3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介紹海參定義及分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海參?海參的定義是指海參綱,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動物,距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藥材。下文是小編整理的海參行業定義及分類

  種類:

  據資料記載,全世界約有1300多種海參,中國約有140多種,絕大多數海參不能食用。據統計,全世界有40種可食用海參。中國可食用海參占一半,達20 種。海參分布於中國的黃海、渤海交界處蓬萊海域、遼寧、山東、和河北沿海,主產於青島,大連、長山島、威海、煙臺等,捕撈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的6月,尤其是6月和12月捕撈量最大,7-9月是海參夏眠季節。根據海參背面是否有圓錐肉刺狀的疣足分為「刺參類」和「光參類」兩大類。其中「刺參類」主要是刺參科的種類,「光參類」主要是海參科、瓜參科和芋參科的種類。

  刺參類:刺參科

  刺參科包括仿刺參、梅花參、綠刺參和花刺參。

  仿刺參又稱灰刺參、刺參、灰參、海鼠,也就是人們俗語中的刺參。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則的3行縱帶,用於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於前端,偏於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達,身體可延伸或捲曲。體形大小、顏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隨生活環境而異,喜棲水流緩穩、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境不適時有排髒現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後都能再生。刺參分布於中國的黃海、渤海交界處蓬萊海域、遼寧、山東、和河北沿海,主產於青島靈山島,大連、長山島、威海、煙臺等地,捕撈期為每年11月~次年的6月,尤其在6月和12月捕撈量最大,7-9月是刺參夏眠季節。青島靈山島刺參體壁厚而軟糯,是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被譽為「參中之冠」。

  梅花參又稱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皮膚內的骨片很簡單,一種是微小、重疊和密集的顆粒體;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3次、不規則的X形體。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中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它體大肉厚,品質佳,是中國南海的食用海參中最好的一種。

  綠刺參俗名方刺參、方參。以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及廣西北海、洞洲島等海域產量較多。體呈四方柱形。一般體長30厘米。沿著身體的稜角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個縱帶,中央一帶較寬,口大,稍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體濃綠色或黑綠色,肉刺頂端為橙黃或橙紅色,觸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帶灰黑色,管足為灰黑色。

  花刺參又名方參,黃肉,白刺參等。分布我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一般體長 30~40厘米,體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其中中帶較寬。口周圍有觸手20個。體色多數為深黃色帶深淺不同的橄欖色斑點、黃灰色帶錢褐色的網紋或濃綠色的斑紋等。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

  光參類:海參科

  海參科包括九種海參,是種類最多的一科:

  圖紋白尼參又稱白瓜參、白乳參、二斑參等。它體形肥胖,前後兩端幾乎一樣寬,酷似冬瓜,生活時體色變化很大,底子為白色或淺黃色;背面略呈淺黃褐色,前後各有一塊赤褐色橫斑,故稱「二斑參」。它是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肉質厚嫩。

  蛇目白尼參又稱虎魚、豹紋魚、斑魚等。它背面為深灰色,帶黃色蛇目狀斑紋,排列成不規則縱行,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內有少數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處,肉質肥嫩。

  黃玉參是光參中品質最好的。黃玉參主產於南海,圓筒形,腹面略平坦,土黃色,背部有許多疣狀突起。黃玉參中的皂甙含量比刺參高,酸性粘多糖適中,藥用價值比較好,對中老年人、體弱患者都比較適宜。

  輻肛參又稱石參、黃瓜參等;白底輻肛參又稱靴參、赤瓜參等;烏皺輻肛參又稱烏參,這三種海參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的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質量較好,但產量較低。

  另外,還有黑海參、玉足海參、黑乳參、糙海參,都是中國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參,品質較次。

  光參類:瓜參科

  瓜參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參、裸五角瓜參、瘤五角瓜參三種,都因體壁較硬,故食用質量較差。

  光參類:芋參科

  芋參科包括海地瓜和海棒槌兩種:

  海地瓜又稱茄參、海茄子,體形和顏色都很似番薯,因此這種海參被稱為「海地瓜」。體呈紡錘形,長一般4-12厘米。生活時體呈肉紅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制後背部為棕黑色,腹部為淺棕色。

  海棒槌又稱海老鼠,體表光滑,無管足或肉刺,生活時體呈灰褐色或黃褐色,體壁很薄,半透明,稍能透視其縱肌和內臟,食用價值很低。

  白玉參

  白玉參又名白刺參。

      相關海參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海參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更多海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