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都提到了要支持牛羊肉產業的發展。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少數民族界別的委員們在小組會討論時,也非常認同我的提案,極力呼籲要加強扶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體系建設的力度。」駐我區全國政協委員烏恩提交的《關於加強扶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體系的提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引起了委員們的共鳴。那麼目前我國牛羊肉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2015年我國牛羊肉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下:
牛羊肉是我國近3000萬少數民族的必需食品,也是蒙古、藏、哈薩克等少數民族的重要收入來源。牛羊肉的生產和布局不是一個小問題,這既關乎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現代化畜牧業的轉型,也是實現農牧民增產增收、奔小康的重要途徑,更是維護我國食品安全和邊疆穩定的重要問題。
為了寫好提案,烏恩投入了很多精力。經過多次在區內外的實地調研,結合翻閱大量材料,他發現,西部8省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是主要的牛羊肉產區,目前牛肉產量占全國的30%左右,而羊肉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但是,受傳統生產方式的制約,畜牧業現代化轉型面臨著很大壓力。此外,養殖成本提高、金融服務缺失、信息不暢、流通環節制約等因素,也嚴重影響了牛羊肉產業的發展,引發了農牧民收入降低、品牌數量不多等一系列問題。
烏恩認為,積極探索金融支撐牛羊肉產業的有效模式,是支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
他建議,國家層面應高度關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的發展,儘快開展牛羊肉生產貸款擔保和貼息試點,建立牛羊肉產業發展風險基金,出台肉牛肉羊保險制度,制定最低保護價,提高牛羊肉生產抵禦風險能力。參照生豬補貼制度,對基本牛羊母畜、種公羊實施補貼制度,將內蒙古納入國家肉牛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
「積極探索農牧區合作模式,形成跨地區互補合作機制」,是烏恩提案中的一個亮點。
他建議,應由地方政府協調,利用農區豐富的飼料和牧區土地資源和飼養經驗,建立農牧區牛羊養殖合作機制,解決農區土地緊缺、污染問題,解決牧區飼料缺乏的困難,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確保牛羊肉產量的穩定和質量安全。
烏恩還建議,要鼓勵、扶持農牧區組建肉牛肉羊產業合作社,培育規模化養殖,解決城鎮化和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帶來的勞動力過剩問題,創造就業機會;大力扶持有機綠色牛羊肉品牌開發和綠色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農牧民減畜不減收的目標。
相關牛羊肉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牛羊肉行業市場供需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更多牛羊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牛羊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