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加工包括香腸、火腿、培根、醬滷肉、燒烤肉等,我國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由2005年的2256億元增至2019年的12874億元,以下是肉類加工行業分析。
我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肉類總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豬肉占到一半以上。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同比下降0.3%;2019年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911萬噸,下降2.1%,其中,牛肉、羊肉和禽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4%、1.5%和5.6%,豬肉產量下降5.5%,豬肉產量下降主要受非洲豬瘟影響。
截至2019年11月初,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亞洲已經有近500萬頭豬死亡或被宰殺,非洲豬瘟是一種影響家豬和野豬的傳染性病毒,於去年同期首次在亞洲發現。雖然對人類沒有危險,但感染此疾病的生豬的死亡率高達100%,導致養豬業遭受嚴重經濟損失。非洲豬瘟已經傳播至六個亞洲國家:柬埔寨、中國、朝鮮、寮國、蒙古和越南。肉類加工行業分析指出,中國、越南和蒙古目前分別損失了生豬總數的10%以上。
進入2020年,我國肉類食品安全總體上維持在較高水平,國家質檢總局委派肉類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心對全國各省市肉類食品進行抽檢,抽樣合格率達到75%以上。但受全球畜牧、養殖大環境影響,世界範圍內疫情對我國肉類產品的波及仍難以避免;同時,國內一些小型加工企業為牟取暴利,使用劣質原料、濫用添加劑,使得肉類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肉品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嚴重打擊了消費者信心。
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物流運行延續恢復態勢,物流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特別是民生領域物流持續向好。物流市場規模水平持續提升,物流成本穩中有降。2020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23.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0.5%,降幅比1-5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6.9個百分點,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
7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203億元,同比下降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459億元,同比下降9.9%。肉類加工行業分析指出,與2020年前幾月相比,我國零售市場持續向好。
目前,我國肉類加工行業內已形成了一批規模化生產的龍頭企業,如雙匯發展、雨潤食品、大眾食品,上述三家企業2008年生豬屠宰加工量達3,000多萬頭,約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5%,其肉製品年加工量合計達200萬噸,約占全國肉製品加工量的20%。
總體而言,我國肉類加工行業在供應更加便捷、安全、衛生、多樣的肉製品方面獲得了長足發展,冷鮮肉、低溫肉製品等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穩步增加。金字火腿此前曾表示,如果肉製品發展要到世界平均水平,其規模將增加1.2萬億以上,以上便是肉類加工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肉類加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類加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