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鎢絲行業行業市場了解,「在未來的3年至5年內,大眾家庭中常用的白熾燈,雖然在外表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在照明原理上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就是用發光晶片取代鎢絲。」大連路明集團董事長肖志國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對2015年我國鎢絲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肖志國認為,在未來的10餘年內,光電子技術的崛起是這場產業革命的核心。
光芯取代鎢絲,照明史將被改寫?
1879年,愛迪生髮明白熾燈,人類照明進入電時代。如今,一種新的光電技術日趨成熟,晶片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取代白熾燈的鎢絲,成為新的照明材料。
肖志國是中國發光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發光材料領域的專家。
發光晶片技術已應用於部分城市的「亮化」工程,因為成本較高,目前還沒有進入大眾家庭。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發光晶片成本降低,將它應用於家庭照明,可以說指日可待。
在同樣的亮度下,半導體燈用電量為白熾燈的1/10,而壽命可以延長100倍。
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10年,美國將有55%的白熾燈和螢光燈被半導體燈替代,每年節約電費可達350億美元,預計半導體燈將形成500億美元的大產業。
與此同時,有關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照明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只要有1/3的白熾燈被半導體燈取代,每年就能為國家節省用電近1000億度。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在3年至5年內,半導體照明技術將會實際進入商業領域,它在特種照明領域可以節能80%-90%;在電腦顯示器等背光源領域可以降耗40%。
半導體照明技術是光電技術一個基礎的應用領域,它為光電子材料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是光電子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當今,光電子產品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例如,在飛機船舶導航、城市交通指示、城市亮化、廣告裝飾、汽車光源、工業設備、軍事設施、家用照明等半導體照明領域;在手機背光源、數碼產品、LED大螢幕,以及下一代LED光顯電視、筆記本電腦、家電、電子、諮詢系統等信息領域……
「中國光芯」進入世界前沿
半導體照明技術是光電技術基礎的應用領域,是光電子產業發展的突破口,而半導體照明技術最核心的是發光材料和發光晶片兩項技術。
目前,以大連路明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掌握這兩項技術的核心技術,並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白光LED技術是實現半導體照明產業化的基礎,這項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
1997年,路明集團發明了發射藍、綠、黃光的矽酸鹽發光材料。2000年,發明了發射紅光的硫氧化物發光材料,從而實現了高效紅、綠、藍三基色蓄光發光,構成了新一代半導體照明發光材料體系。
路明集團在成功研發了發光材料核心技術後,又拿下了發光晶片技術。
2003年8月,路明集團收購了排名世界第四的美國AXT公司光電事業部,並成功搶占了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制高點。
目前,通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路明集團的技術發展水平,可以說,已經與日本和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基本同步。
2004年3月,路明集團旗下的大連路美晶片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產,標誌著我國高品質半導體發光晶片規模化生產「零」的突破。
2005年,路明集團投資建立了大連美明外延片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半導體照明產業最上游、最核心、最難掌握的外延片的生產研發,由此,路明集團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家同時擁有發光材料和發光晶片兩大半導體照明產業核心技術的行業「領頭羊」之一。
目前,路明標準已成為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行業標準。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石春山認為,路明集團的產業規模在國際同行業中並不算大,但它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性與世界先進水平是平行的。
光電產業未來10年猜想
未來10年或者更長時間,光電子產業能否超越微電子產業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呢?誰將在新產業革命浪潮中擁有更多發言權呢?人們將拭目以待。
上世紀,微電子產業的發展造就了因特爾、微軟等全球巨型企業,他們壟斷本行業的核心技術,在特定的產業領域內掌握主動權。
當今,基於對光電子產業即將到來的革命浪潮,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先進國家,相繼推出發展新光源計劃,力圖搶占新產業的制高點,為此,它們幾乎推出了為期10年左右的發展計劃。
從2000年起,歐盟先後出台彩虹計劃和固態照明研究項目;韓國出台半導體發光計劃和固態照明計劃,政府和企業分別投入約12億美元,用於光電產業的發展;美國出台國家半導體照明計劃,從2002年至2011年,政府投入5億美元,並明確提出半導體白光照明時間表:2007年進入白熾燈市場,2012年進入螢光燈市場,2020年全面進入市場;日本出台21世紀光計劃,在4年時間內投入50億日元推行白光照明;我國在2003年出台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的加快,我國百姓身邊正在悄然發生諸多變化……
一條條傳統電纜被傳輸效率更高的光纜取代,CRT電視逐漸被以光為媒質的液晶電視取代……這些都是光電技術發展的結果。
專家認為,我國光電子產業起步與國外已開發國家差不多,而且適合我國工業結構體系,光電子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地與我國現有的工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的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據鎢絲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負責人同時指出,目前,半導體照明技術雖然已經突破,而且在城市霓虹燈、交通信號燈等特種照明領域已得到應用,但若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的日常照明,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白熾燈、螢光燈,至少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因為與其他照明形式相比,半導體照明的成本仍然比較高。
目前,在產業化方面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但科技部已批准上海、大連、南昌、廈門以及深圳作為產業化基地,粗略計算5大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到2010年整個中國LED產業將超過1500億元的規模。
不難想像,在未來10年或更長的時間裡,光電技術的發展將給中國老百姓帶來的實惠。
更多鎢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鎢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