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受季節性因素和國內經濟增長疲弱影響,10月中國的主要大宗商品進口規模並未因這類商品價格暴跌而環比大增,只有銅環比增長2.6%,成為唯一的亮點。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0月中國進口原油、鐵礦石、煤炭和大豆均環比減少,但進口量和年化增長仍處高位,體現了未來需求增長的潛力。
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10月進口銅40萬噸,環比增長超出預期。
這是今年4月以來首次月度進口量超過30萬噸,也是連續第二個月進口環比增長。此前市場預計,銅的進口增長會因十一假期回落。路透文章評論認為,10月銅進口規模繼續增長意味著,自今年5月青島港金屬融資騙貸遭中國政府調查後,銀行業正逐步恢復相關貸款,銅交易對手方的信心回暖。
10月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創四年新低,全球油價跌幅接近10%。
分析師原本預計,中國會抓住10月油價大跌的機會,繼續擴大戰略石油儲備。可當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環比減少15.5%,每日進口567萬桶,同比增長2.25%。分析師認為,考慮到船運日程安排的因素,10月的任何進口增長都可能體現到11月數據中。
10月鐵礦石價格跌至2009年來最低水平,一些採掘成本高的中國礦山已被迫關閉。
中國鐵礦石進口量較9月創紀錄的7939萬噸明顯下滑,環比減少6.3%,同比增幅仍高達17%。上述路透文章指出,這受到10月北京舉行APEC峰會影響。為保證會議期間空氣品質,中國一些冶煉商的高爐被關停,還有些礦山停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10月進口煤炭2013萬噸,環比下降4.9%,同比跌幅將近22%。上述路透文章提到,此前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進口商品關稅,此舉有利於保護國內礦商。
中國也是全球大豆的頭號買家。10月大豆進口量環比減少18.5%。路透文章認為,這需要考慮到南美對華出口的大豆已完成出貨,而美國對華出口大豆還未到貨。
更多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