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進出口數據 >> 2015年1-10月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7031萬噸 同減29.9%

2015年1-10月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7031萬噸 同減29.9%

2015-11-16 11:22: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5年,煤炭行業似乎連連傳出壞消息。中經煤炭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經初步季節調整,2015年三季度,煤炭產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0.2%,連續14個季度呈現同比下降趨勢;銷售利潤率為1.3%,比全部工業平均利潤率低3.9個百分點。2015年前10月煤炭進口數據統計如下。

2015年1-10月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7031萬噸 同減29.9%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口煤炭1396萬噸,同比減少617萬噸、下降30.65%;環比減少381萬噸、降幅21.4%。今年前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煤炭17031萬噸,同比減少7264萬噸、下降29.9 %。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份中國進口煤及褐煤1396萬噸,環比9月份下降381萬噸,降幅21.4%,則同比下降617萬噸,降幅30.6%;2015年1月份-10月份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7031萬噸,同比減少29.9%。而10月份煤炭進口量1396萬噸,創下了自 2011年4月份以來單月煤炭進口量的新低。

  10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創4年半以來新低,是多重因素導致的。更多最新煤炭進口數據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0年進口煤炭行業「一帶一路」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由於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較為嚴重,今年以來國內煤價格持續下跌,部分煤種跌幅甚至大於進口煤。以2015年8月份-10月份國內煤 5500大卡和澳洲煤5500大卡華南地區到岸價為例,8月份兩者價差為22元/噸,9月份降至17元/噸,10月份更降至8元/噸。若算上澳煤到岸的減載等費用,實際上澳煤價格已經出現嚴重倒掛。在失去價格優勢的情況下,進口煤數量自然不可避免地減少。

  同時,需要一提的是,8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往後連續3天人民幣匯率共貶值5%,業界為之咋舌。儘管此後人民幣匯率逐步走穩,但是出於對近年人民幣超發、中國經濟下行以及美元即將加息的擔憂,業內人士普遍預期後市人民幣匯率仍有貶值空間。

  煤炭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進口煤市場而言,人民幣貶值將提高進口煤炭的採購成本,增加煤炭進口商的採購風險,及壓縮進口商的利潤空間。而8月11日的這次「匯改新政」帶來的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使得進口商普遍減少了對進口煤的採購。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電聯發布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指出,全年電力消費增速低於上年,同比增長不超過1.0%,低於上年;預計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400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低於4400小時,降幅較大。

  中電聯報告指出,四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更為寬鬆、部分地區過剩。預計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較多,華北、華中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寬鬆、部分省份富餘,華東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寬鬆。

  據透露,國內沿海電廠發電負荷低下,電廠機組「吃不飽」是近兩年來的普遍情況。今年以來,華南及華東的沿海電廠發電負荷多維持在 30-60%的發電負荷。特別是廣西地區,受經濟下行壓力及水電衝擊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廣西地區火力發電需求欠佳,不少燃煤電廠經歷了機組調停和輪停,個別火電廠三四季度更是出現罕見的機組全停的情況。

  火力發電需求持續萎靡,必然會加劇煤炭需求不足。

  鄧舜表示,一方面,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以及清潔能源對火電需求衝擊的影響,今年以來沿海地區火力發電廠耗煤量持續疲軟。2015年9月份,沿海六大電廠日均耗煤量為50.4萬噸,同比下降10%。另一方面,近兩年大型電力集團投資的煤礦產能也開始釋放,而且在2015年這種釋放尤為明顯。據了解,某大型電力集團要求旗下沿海電廠接收其集團生產的「互保煤」,導致沿海電廠原本採購的進口煤份額遭到進一步的削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抑制進口煤市場的因素仍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2016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將進一步下降。」鄧舜還認為。

更多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