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社會普遍關心的養老金調整問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趙祝平上午做客「2016民生訪談」時說,這次養老金的調整,本市既兼顧企業與機關事業的各自特點,也保持了與原待遇調整辦法的相銜接,總體水平不低,共涉及415.8萬人。
他介紹,國家今年4月中旬作出統一部署,調整水平為6.5%左右。本市根據國家規定並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研究調整方案,5月31日已發布實施,6月15日可以發到退休人員銀行卡。
這次養老金的調整辦法,本市既兼顧企業與機關事業的各自特點,也保持了與原待遇調整辦法的相銜接,總體水平不低,共涉及415.8萬人。這次調整的結果,養老金增長總體水平不低於6.5%。
今年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同時增加養老金的第一年,上海此次進行養老金調整在全國也是最早的。他強調,養老金的調整還是從今年1月1日起增加。
對於上海的高齡老人護理計劃,他介紹,本市今年把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市所有區縣,並完善了試點對象年齡、支付比例、服務時間、收費標準等。上海現行的政策是,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的對象是試點區域內、本市戶籍、70歲以上參加本市「職保」、經評估護理需求達到相應等級的老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申請參加試點,經評估後分為一般、輕度、中度和重度4個等級。服務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常用臨床護理以及相應的護理指導。服務時間分為輕度老人每周上門服務3個小時,中度5個小時,重度7個小時。居家醫療護理服務的收費標準為:醫療照護員提供服務的65元/小時,執業護士提供的80元/小時,由醫保基金支付90%,個人自付10%。截至5月底,已累計服務約13萬人次。
另外對於上海要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收入的說法,趙祝平解釋,今年本市已經推出了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分配新機制,總體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由市教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組成的督導小組,還將進一步分析評估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是否得到有效落實、內部分配關係是否進一步合理,以確保新機制保障有力、制度完善、成效良好。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養老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養老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