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預計2017年CPI同比漲幅難有明顯提升 PPI同比將漲幅顯著上升

預計2017年CPI同比漲幅難有明顯提升 PPI同比將漲幅顯著上升

2017-01-11 10:05: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6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1%;PPI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5.5%。

  專家表示,去年CPI實現了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PPI同比由負轉正,12月份漲幅更創下了自2011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值得關注的是,核心CPI在上升,真實的物價水平並未回落,物價仍處緩慢上行周期;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漲幅高於工業出廠價格,可能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壓力。

預計2017年CPI同比漲幅難有明顯提升 PPI同比將漲幅顯著上升

  CPI完成全年調控預期目標

  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9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首次收窄。

  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2015年擴大了0.6個百分點,實現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

  「從同比看,12月份CPI漲幅比上月有所回落,這主要受對比基數相對較高的影響。」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說,鮮菜價格漲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對CPI的影響減少了0.3個百分點,是同比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12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9%,漲幅與上個月持平,年初以來呈逐漸上升趨勢。當前CPI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下降,非食品價格依然處於溫和上漲狀態,核心CPI逐漸上升,真實的物價水平並未回落。核心CPI更能真實地反映物價和宏觀經濟運行情況,需要引起更多的關注。

  企業生產成本可能增加

  去年12月份PPI同比上漲5.5%,漲幅比上個月擴大2.2個百分點,延續加速上漲態勢,創下自2011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去年全年,PPI從1月份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一路降幅收窄,至9月份實現同比增速由負轉正,12月份躍升至5.5%。從去年看,PPI同比下降1.4%,但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3.8個百分點。

  去年12月份,PPI環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繩國慶表示,12月份PPI環比漲幅擴大,一方面受匯率波動等多因素影響,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了部分工業品出廠價格;另一方面,工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效果顯現,供需關係逐步改善。

  12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PPIRM)同比上漲6.3%,漲幅比上個月加大2.8個百分點;環比1.9%,漲幅比上個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環比上漲。「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漲幅高於工業出廠價格,可能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連平表示,PPI的轉正反映市場需求明顯回升,工業產品價格上漲有助於企業利潤增長。但是,初級原料和工業中間產品價格的過快上漲帶來PPIRM上漲加快,將加大企業經營成本。

  核心CPI或帶來通脹壓力

  「從核心CPI運行看,物價仍處緩慢上行周期。」連平表示,今年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經濟增長難以明顯回升,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PPI向CPI的傳導不暢通;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調節好貨幣閘門,貨幣投放平穩與流動性整體穩定,對CPI的抬升作用十分有限。

  連平表示,今年CPI翹尾因素將呈波浪形狀,高點出現在1月份和5月份、6月份,下半年翹尾因素整體呈下降趨勢。而在今年中受到夏季天氣影響,疊加豬肉價格上升和翹尾因素上升的作用,CPI漲幅可能迎來年內高點。另外,全年走勢受蔬菜、鮮果等價格的季節性走勢影響而有所波動。因此,預計今年全年CPI同比漲幅難有明顯提升,物價運行整體溫和,但仍應關注核心CPI溫和上升帶來的通脹壓力。

  從PPI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與工業生產聯繫更為緊密的初級原料價格上升明顯,推動工業產品價格上升。隨著去產能力度加大,從煤炭、鋼鐵向其他更多行業展開,可能刺激相關行業的產品價格上漲。閒置資金流入工業品和消費品領域,部分供求關係偏緊的產品價格存在階段性上漲的可能。產業結構調整難以顯著提振工業需求,PPI上漲趨勢不會一直持續,增長勢頭將逐步放緩。

  「2017年PPI翹尾因素為2012年以來首次回正,翹尾因素高點出現在2月份,之後逐漸下降。」連平分析說,預計今年PPI同比將漲幅顯著上升,高點出現在一季度,之後隨著翹尾因素減弱及工業需求的趨緩,下半年漲勢將有所放緩。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