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對外發布的《2016年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壽險電銷行業實現規模保費165億元,同比增長16%;呈現出市場集中化程度高、部分公司退出電銷市場、中資公司占據主導、銷售人力穩步增長、行業人均產能下滑、意外險成為主力險種、保單品質提升顯著等特點。
根據《報告》,2016年,我國壽險電銷全年保費收入來自經營電銷業務的32家人身險公司,前5家公司占據了市場76%的份額,其中平安公司一家市場份額高達42%。與上年同期相比,63%的公司電銷業務規模保費呈現增長態勢。從渠道來看,通過自建機構實現保費同比增長15%,合作機構保費同比增長21%。截至去年12月,國內壽險電銷市場共有29家公司開展電話銷售業務,較2015年末減少3家。《報告》預估,在未來幾年,保費規模占比較少的中小公司也將逐步退出電銷市場。
2016-2021年中國壽險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經營電銷業務的32家公司中,中資公司19家,外資公司13家。其中,中資公司規模保費125億元,占比76%,且保費同比增幅超外資公司達17%。2016年末,壽險電銷行業銷售人力達7.6萬人,較年初增長7%。行業整體年度脫落率為16%,較2015年降低1.3個百分點;月人均產能為1.62萬元,較2015年下滑14%,人均產能前10名中有7家為外資公司。
2016年壽險電銷產品結構有明顯調整,意外險以61億元的規模保費替代人壽保險成為電銷渠道的主力險種,占電銷渠道總保費的37%;人壽保險全年實現保費56億元,落後意外險成為第二大險種;健康險實現保費39億元,較上年增長77%。繼續率指標方面,65%的公司較2015年有所提升。
更多壽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壽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