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北交所以「智造未來」為主題,組織了一場聚焦智能製造領域的年報業績說明會。天銘科技、蘇軸股份、力王股份、優機股份四家上市公司在會上分享了各自的業績表現及未來規劃。從行業前景到研發成果,從項目投資到融資渠道,這些企業展現了智能製造領域的蓬勃發展與創新活力。以下是對四家企業年報業績的詳細解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天銘科技作為汽車越野改裝件的領軍企業,2024年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達到25325.49萬元,同比增長12.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219.50萬元,同比增長7.39%。天銘科技專注于越野改裝件的設計、研發和生產,產品涵蓋絞盤、電動踏板、車載空壓機等,已與多家知名汽車廠商達成合作。此外,公司已完成適配特斯拉Cybertruck車型的電動踏板樣品研發,並進入送樣階段。
智能製造在汽車改裝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汽車改裝市場規模約為852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4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為天銘科技等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蘇軸股份2024年同樣表現亮眼,全年營業總收入達7.15億元,同比增長12.4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1億元,同比增長21.32%。作為滾針軸承行業的領軍企業,蘇軸股份以「中華」牌為核心品牌,持續推動智能製造在軸承生產中的應用。
未來,蘇軸股份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以智能製造為引領,結合市場需求進行技術創新。公司計劃通過前瞻性研究,推動國內國際市場的雙線發展,為行業樹立新的標杆。
力王股份2024年實現了較高的業績增速,全年營業收入達7.15億元,同比增長21.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85.47萬元,同比增長18.84%。作為一家專注於環保鋅錳電池及鋰離子電池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力王股份在智能製造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公司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目前部分樣品已進入性能驗證階段。此外,力王股份通過智能製造優化生產流程,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並大力開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東協、南美等新興市場,推動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優機股份2024年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全年研發費用達3825.13萬元,在研項目47項,新取得7項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專利及5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公司主要從事定製化設備及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業務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智能製造領域,優機股份通過投資比揚精密,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結構,擴大了航空航天領域的市場份額。此外,公司擬定向發行可轉債不超過1.2億元,用於「閥門智能柔性生產線及配套設施技術改造項目」和「高端鑄造及加工改擴建項目」,推動智能製造技術的深度應用。
總結
從四家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來看,智能製造已成為推動企業增長的核心動力。無論是天銘科技在汽車改裝領域的創新,蘇軸股份在軸承行業的深耕,力王股份在電池技術上的突破,還是優機股份在定製化設備製造中的探索,智能製造的應用都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競爭優勢。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市場的持續擴展,智能製造將在更多領域發揮其重要作用,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智能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