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A股五家上市險企個險銷售人力合計達138.5萬人,在監管政策引導下呈現結構優化態勢。隨著金融監管總局深化人身保險營銷體制改革,《通知》提出的佣金遞延發放等舉措正重塑行業生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自1992年引入以來,雖推動行業規模擴張,但短期激勵機制與層級利益分配失衡等問題逐漸顯現。此次《通知》明確要求:對於繳費期510年的保單,佣金發放周期需延長至至少3年;10年以上長繳產品佣金遞延時間不得少於5年。這一調整將有效遏制行業"重銷售輕服務"的短期行為,促使代理人關注客戶全生命周期價值。
針對傳統營銷體系中過多層級導致基層人員收益縮水的問題,《通知》提出精簡隊伍架構,建立與職能掛鉤的激勵機制。要求佣金發放向直接展業的銷售顧問傾斜,壓縮管理級過度抽成空間。數據顯示,2019年行業代理人峰值達912萬人後持續調整,至2023年末已縮減至281.34萬,改革倒逼從業者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
為遏制銷售誤導等違規行為,《通知》首次明確建立佣金追索扣回制度。若因代理人違法違規導致經濟損失,保險公司可追溯扣減其歷史收入。該舉措將強化從業人員法律意識,與2024年行業保費結構優化趨勢形成呼應——長期儲蓄型產品占比提升至68%,反映市場對合規經營的更高要求。
通過構建分級授權體系和職業榮譽制度,《通知》引導代理人向專業化方向轉型。頭部險企數據顯示,經過改革試點的人力隊伍產能已提升40%,客戶續保率提高15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獨立代理人模式將加速發展,科技賦能的數位化展業平台成為核心競爭力。
總結來看,此次營銷體制改革通過"佣金遞延+層級精簡+合規追責"三維發力,在保留行業就業穩定器功能的同時,推動保險服務從產品銷售向風險管理顧問轉型。隨著138.5萬從業者專業素養持續提升,預計2025年將形成"結構更優、品質更高、信任更強"的行業發展新格局,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風險保障與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更多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信證券研報稱,從短中期看,壽險公司供給側正顯著出清,頭部公司回歸各自本位,差異化特徵有望貢獻阿爾法。從保險板塊維度看,我們認為目前已經具備慢牛特徵,建議中長期布局。長期看,2025年是壽險公司商業模式從自營轉向資管的開始,分紅險占比提高初見成效,預計未來1—3年估值體系可能從PB回歸PEV;同時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應該考慮CPI為2%左右的可能。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