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貿易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第十三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25)在深圳如期舉辦。儘管美國對部分電子領域實施「對等關稅」,但展會吸引了大量海外參展商與觀眾,首設「中國台灣科技館」集中展示半導體、AI醫療等前沿技術,並圍繞供應鏈穩定、全球化布局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這場盛會不僅成為觀察全球電子產業格局變化的重要窗口,更折射出行業在挑戰中尋求創新突破的韌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屆CITE參展人數較往年顯著增長,海外觀眾占比提升,凸顯中國市場對全球企業的持續吸引力。「中國台灣科技館」成為焦點展區,集中呈現了台企在AI智能駕駛、半導體測試、電子元器件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行業協會代表指出,美國「對等關稅」的實施或難以長期維持——一方面終端產品價格可能大幅上漲引發市場牴觸,另一方面供應鏈的全球協同性將迫使各國尋求更務實的合作模式。
行業專家分析,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關鍵零部件供應波動,並在2025年引發嚴重缺貨風險。部分企業已採取應對措施:如易德龍加速海外庫存調配,在墨西哥、越南等地布局製造基地;飛力達調研顯示,東南亞雖承接產業轉移但難以替代中國供應鏈的完整性和效率優勢。
面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多家電子企業堅定推進「出海戰略」。存儲行業龍頭江波龍通過收購美國Lexar、巴西SMART Brazil(現Zilia)等品牌,構建全球供應鏈網絡。2023年其Lexar業務收入達35.25億元,Zilia營收同比增長120%至23.12億元,印證了全球化布局的有效性。
分銷企業安芯易則強調出海對獲取國際資源與人才的重要性,「在存量競爭加劇的中國市場,拓展海外市場是突破的關鍵。」與此同時,台企如歐姆佳股份也選擇深耕大陸市場,在深圳規劃新廠以利用本地供應商集群優勢,並同步籌劃馬來西亞海外基地,實現「雙輪驅動」。
關稅政策引發的產業布局調整仍在持續。越南、泰國等地雖承接部分電子製造產能轉移,但企業調研顯示,中國在勞動力素質和產業鏈完整性上的優勢仍難以替代。飛力達透露,部分客戶因成本考量暫緩東南亞遷移計劃。
與此同時,本土供應鏈的價值進一步凸顯。歐姆佳CEO表示,其開發的相控陣技術可將IC測試成本降低近半,並強調「在深圳幾乎能找到所有所需供應商」。這種高效協作能力成為吸引企業紮根的關鍵因素。
結語:變局中的突圍與共生
CITE 2025展現的不僅是電子產業的技術創新成果,更揭示了行業在貿易摩擦下的生存智慧——通過全球化布局分散風險,以本土供應鏈為根基強化競爭力。儘管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短期波動,但企業通過靈活調整策略、深化區域合作,正將挑戰轉化為重構全球價值鏈的新機遇。這場展會傳遞的信號表明:電子產業的韌性與活力,始終源於對創新的堅持和開放市場的擁抱。
更多電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花旗發表研報指,考慮到比亞迪電子2024財年業績表現,將其2025至2026財年淨利潤預測分別下調11%及2%,主要由於iOS機殼利潤率低於預期,受折舊與攤銷拖累,部分被汽車業務收入假設的增加所抵銷。該行將比亞迪電子目標價由48港元下調至45港元,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因當前股價已充分反映公司今年的增長,短期股價催化劑可能包括H20 NVL16出貨及Pura 80推出。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