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萊德:總市值環比下降3.6%,仍偏愛科技巨頭,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Meta。 2. 高瓴HHLR:總市值增長近23%,一季度新進和增持了近20隻中概股;前十大持倉標的占比約88%,中概股占九席。 3. 伯克希爾哈撒韋:大砍銀行股,清倉花旗,蘋果持股未變,啤酒製造商持倉翻倍,保密倉位疑似工業巨頭,新建倉為0。 4. 高盛:大幅增持iShares比特幣信託(IBIT)ETF,持股增長了28%,總價值超過14億美元,成為IBIT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5. 方舟投資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減持特斯拉,但仍是頭號重倉,積極布局包括AI、區塊鏈在內的新興科技和生物技術領域。 6. 比爾·蓋茨:一季度三大持倉依次為微軟、伯克希爾·哈撒韋和廢棄物管理公司;在巴菲特退休前小幅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 7. 橋水:第一大持倉SPDR標普500ETF砍倉近6成,減持英偉達、谷歌;爆買阿里540萬股,加倉百度、建倉黃金ETF、京東。 8. 阿里巴巴:一季度減持小鵬308萬股,減持幅度達8.13%;此前已多次減持,3月旗下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也進行過減持。 9. David Tepper:增持Uber、Meta,清倉AMD,減持阿里、微軟;前五大持倉中,中概股仍占三席(阿里、拼多多、京東)。 10. 索羅斯:增持標普500ETF,減持羅素2000ETF;加碼電力股,押注AI、太空通訊與挖礦;清倉台積電、超微電腦並建倉英偉達。 11. 「大空頭」Michael Burry:幾乎清空股票持倉,僅保留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一隻股票,通過期權市場押注英偉達和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 12. 比爾·阿克曼:重倉Uber,一躍成為第一大持倉; 「對等關稅」前完全清倉1876.9萬股耐克;前十大重倉股集中於非必需消費品、房地產以及IT行業。
高盛集團的史蒂文·莫菲特和約翰·格林伍德認為,各公司正在為各種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項目尋求大量資金,包括建設數據中心和光纖網絡,這催生了結構性融資市場的融資需求。「結構性融資市場已經非常廣泛和深入,但這種需求仍在持續增長,」莫菲特說道。「並不是說買賣債務的公司需要結構性融資,而是說這是他們工具箱中的又一個工具。」
安永相關人士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綠色發展相關政策逐步落地,企業越來越重視踐行ESG理念。同時,AI、大數據等數字科技在ESG領域應用前景廣闊,現有ESG披露機制可推動AI治理落地。 安永華北區主管合伙人張明益分析,當前,上市公司主要從環境、社會、治理三方面踐行ESG理念。環境方面,包括制定明確的節能減排目標,採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設備優化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定期進行環境監測和評估等。(中國證券報)
4月A股收官,三大股指持續分化,創指、深成指雙雙收漲。板塊方面,AI概念股持續強勢,創意信息20cm漲停,正和生態、常山北明等盤中漲停;人形機器人板塊走強,精工科技、南京化纖、龍溪股份等漲停;消費電子板塊活躍,光大同創20cm漲停;銀行股集體調整,華夏銀行跌幅居前;電力股持續回調,華銀電力尾盤跌停;航運板塊走弱,連雲港跌停。總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超3400隻。截至收盤,滬指報3279.03點,跌0.23%;深成指報9899.82點,漲0.51%;創指報1948.03點,漲0.83%。 盤面上,華為盤古、智譜AI、兵裝重組概念板塊漲幅居前,保險、銀行、電力板塊跌幅居前。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