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當前數據來看,美國的下行趨勢已逐漸明朗,多個領先指標已釋放警示信號。亞特蘭大聯儲近期大幅下調對美國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的預測,調整幅度高達510個基點,從此前的增長2.33%調整為萎縮2.825%,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貿易逆差的急劇擴大;二是消費者支出的顯著下滑;三是裁員數量的大幅增長。 在他看來,雖然美國經濟已步入下行通道,衰退風險有所抬升,但短期來看衰退仍然不是美國經濟未來的主要情景。近期數據可能受到外生性政策衝擊的干擾,政策對經濟的持續性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程實提到,值得關注的風險因素在於,若政策不確定性長期持續,可能會引發進一步的信心衰退和資本外流。當前美國債務水平高企,這可能會進一步拖累財政和政府部門運作。
高盛在今日凌晨的研報中大幅上調了其對美國2025年關稅的預期,並警告稱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將嚴重影響經濟增長、通脹和就業。該行目前預計2025年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15個百分點,高於此前10個百分點的基線。上調的主要原因是,預計川普將於4月2日宣布的全面「對等關稅」將對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徵收平均15%的關稅,關稅的平均實際影響預計將增加9個百分點。高盛將美國2025年年底核心PCE通脹預期上調0.5個百分點至3.5%,理由是進口成本上漲對通脹的影響。預計第四季度GDP增長率將放緩至1.0%,較之前預期下調0.5個百分點,失業率預計將在年底攀升至4.5%。高盛將美國12個月內經濟衰退的機率提高至35%,理由是消費者和企業情緒疲軟,而且有跡象表明,決策者可能更願意接受近期經濟的痛苦,以追求更廣泛的政策目標。由於實際收入增長已經減速,經濟可能正在進入一個更加脆弱的階段,情緒和政策風險對經濟的拖累比近年來更大。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白宮簽署公告,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這一消息引發日本政商界、車企和媒體廣泛關注。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分析師熊野英生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沒有正面作用,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央視新聞)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義大利前經濟與財政部部長喬瓦尼·特里亞接受總台記者專訪。針對美國近期加征關稅的貿易政策,他呼籲歐洲以更大程度的市場開放應對挑戰,推動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經濟秩序。(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巴西總統盧拉近日訪問日本,推動巴西農產品進軍日本市場成為重要議題。他表示,巴西正在成為「全球糧倉」,希望幫助巴西農產品打開日本市場大門。 分析人士認為,在一些國家因美國關稅政策推動「去美國風險」的背景下,巴西強化與貿易夥伴關係,尋求讓更多巴西農產品取代美國占有的國際市場份額。不過,巴西農業仍存在結構性問題,巴西在成為「全球糧倉」的道路上還面臨不少挑戰。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此舉引發了全球廣泛討論,多國政策制定者對此表示反對並開始權衡下一步行動。汽車行業機構及專家學者也紛紛表態,稱此舉不利於行業發展,不利於消費者,更不利於全球發展。(中國日報)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