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倉儲行業運行呈現穩中有變的特點。作為反映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倉儲數據的變化既折射出市場需求端的短期波動,也傳遞著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方向信號。在7月關鍵時間節點的數據表現中,行業雖面臨季節性挑戰,但整體韌性仍存,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倉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倉儲指數本月錄得50.1%,較6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第九個月保持在50%以上景氣線。這一數據表明倉儲行業整體運行態勢依然穩健,但增長動能有所放緩。從構成指標看,期末庫存指數上升3.3個百分點至51%,而新訂單(降1.6點)、平均庫存周轉次數(降7.2點)和業務活動預期(降1.4點)等分項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顯示倉儲需求與運營效率短期承壓。
分品類數據顯示庫存變動存在顯著差異:鋼材、化工產品、機械設備等工業品期末庫存高於榮枯線,反映出生產端原料儲備增強;有色金屬、農副產品的低庫存則暗示消費需求相對活躍。值得注意的是,家電與日用品等消費品庫存同步攀升至51%,可能預示終端市場去庫存壓力增大,需關注後續促銷政策效果對倉儲周轉的影響。
新訂單指數下滑至臨界點(50%),其中礦產品、醫藥等民生相關領域需求收縮明顯,而機械設備與化工品保持擴張態勢。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48.5%的降幅,結合期末庫存上升的表現,印證了高溫多雨天氣對倉儲業務效率的直接影響——運輸受阻導致商品積壓,企業周轉壓力加劇。
從預期指標看,儘管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下降1.4個百分點至52.3%,但仍保持擴張基調。隨著8月汛期逐漸結束及宏觀政策加碼發力,倉儲行業有望迎來供需兩端修復機遇。建議投資者重點關註:①具備氣候適應性設施的第三方倉儲企業;②服務於新能源、高端製造等新興領域的專業倉儲服務商;③通過數位化升級提升周轉效率的企業標的。
來看,2025年7月倉儲數據既揭示了短期天氣因素帶來的運營波動,也反映了行業在逆周期調節下的抗風險能力。庫存結構的動態變化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細分賽道布局線索,而政策端持續釋放的支持信號則進一步強化了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邏輯。隨著不利氣候影響消退及基建投資加速落地,倉儲業將在保障供應鏈穩定中發揮更重要作用,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更多倉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倉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