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8月,中國房地產行業在政策持續優化和經濟復甦背景下呈現企穩態勢。國務院近期會議明確要求鞏固市場止跌回穩成果,並強調通過城中村改造、釋放改善性需求等舉措推動行業發展。重點房企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轉型,同時面臨存量市場與城市更新的雙重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國務院近期會議指出,2025年將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穩定房地產市場,並提出系統性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包括住房限購、限售等政策的優化調整。北京作為一線城市已率先出台放寬限購和公積金支持政策,預計更多城市將跟進,尤其是對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釋放提供更大空間。
數據支撐: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微增1.2%,核心一二線城市成交量回升顯著,政策效果初步顯現。
會議明確將結合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這一方向成為房企布局的重點領域。通過貨幣化安置、存量商品房收儲等創新模式,房企可參與盤活低效土地資源,同時帶動新房銷售。政策配套資金的加速落地將進一步降低企業開發成本,並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數據支撐:2025年城中村改造項目預計覆蓋全國60%以上地級市,涉及投資額超1.5萬億元,重點房企在土地獲取和老舊小區改造中占據主導地位。
會議提出「多管齊下」釋放改善性需求,包括通過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購房補貼優化、二手房交易鏈條暢通等舉措。重點企業正加大高品質住宅供給,並探索綠色建築、智能家居等差異化產品,以匹配市場對居住品質的升級需求。
數據支撐:2025年1-7月數據顯示,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升至38%,較去年同期增長6個百分點;多孩家庭購房補貼政策覆蓋超40個城市,直接拉動中高端住宅銷量。
會議強調「投資於人」以適應需求變化,包括育兒補貼、教育費用減免等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減輕家庭負擔,推動人口結構優化,並間接刺激住房消費。房企未來將更注重社區配套建設,如托育中心、學區資源整合等,以提升項目吸引力。
數據支撐:2025年全國新增300億元育兒專項補貼資金,預計至2026年可帶動約15%的新增家庭購房需求。
2025年中國房地產政策持續向穩定市場、支持剛需和改善需求傾斜,重點企業通過參與城中村改造、提升產品品質及布局民生配套,在政策紅利下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隨著限制性措施逐步優化與資金渠道暢通,行業將加速進入「以質取勝」的新周期,同時為宏觀經濟復甦提供重要支撐。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