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政策端持續釋放優化信號,跨境服務貿易開放力度加大,反洗錢監管體系加速完善。8月26日以來密集出台的多項新政及企業動態顯示,在堅持"房住不主"定位基礎上,市場准入放寬、交易流程規範與消費環境優化成為行業發展新方向,同時頭部科技企業業績增長為經濟轉型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國務院專題學習會議明確要求進一步壓減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有序放寬服務領域市場准入。數據顯示,蘇州已取消市區範圍內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政策,允許取得不動產權證後即可轉讓(特殊限制房產除外)。此舉旨在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房地產流通環境。政策層面同時強調要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破除服務業領域隱性壁壘,通過高水平開放促進本土企業競爭力提升。
住建部與央行聯合發布的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房地產從業機構不得向身份不明客戶銷售房屋或提供服務。若發現可疑交易需及時上報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新規覆蓋從購房資質審核到資金流向監控的全流程管理,標誌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正向精細化、規範化方向升級。
資本市場動態顯示行業分化加劇:寒武紀上半年實現營收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淨利潤扭虧至10.38億元;光線傳媒淨利潤達22.29億元(同比增371%)。與此同時,三六零雖營收增長3.67%至38.27億元,仍虧損2.82億元。這些數據反映科技與文化領域創新正成為經濟新增長點,而房地產行業通過制度型開放與數位化升級持續尋求突破。
政策端同步推進人才、資金及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便利化措施。包括簡化專業化人才出入境手續、優化跨境資金管理流程,並建立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機制。這些舉措將為外資參與中國房地產及相關服務業提供制度保障,預計未來三年服務貿易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8%。
來看,2025年的房地產行業正經歷供給端改革與需求側激活的雙重驅動。在保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主基調下,政策組合拳通過放寬准入門檻、強化金融監管和促進要素流動,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同時科技領域企業的亮眼表現印證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來的積極效應,為房地產與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速,預計四季度將迎來更多配套政策落地,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