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新能源革命加速推進及科技領域對關鍵金屬需求激增,2025年全球稀土行業迎來結構性變化。從美股盤前市場表現看,稀土概念股MP Materials單日漲幅超8%,直接反映市場對戰略資源的關注度升溫。與此同時,中國廠商在海外市場布局動作頻頻,如小鵬匯天在中東斬獲600台飛行汽車訂單,凸顯供應鏈端的全球競爭態勢。本文結合最新數據與行業動態,解析當前稀土產業鏈的關鍵趨勢及企業競爭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美股盤前交易數據顯示,稀土開採與加工龍頭MP Materials股價單日漲幅超8%,直接帶動相關板塊上揚。這一表現源於兩大核心驅動因素:其一,電動汽車和儲能設備對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需求持續攀升;其二,美國政府《通脹削減法案》推動本土供應鏈建設,刺激企業擴大產能。據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稀土氧化物產量預計突破24萬噸,較上年增長18%,其中中國、美國及非洲礦企競爭加劇。
在科技股集體反彈的背景下,晶片巨頭英偉達、台積電等企業股價漲幅均超3%,反映出市場對先進位程半導體產能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高性能磁性材料(如鋱、鏑)在AI伺服器散熱系統中的應用占比顯著提升,推動稀土化合物價格年內上漲約25%。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等部門裁員引發的供應鏈風險尚未完全消退,部分企業選擇通過垂直整合鞏固優勢——例如台積電供應商MKS計劃出售10億美元化學品部門以集中資源供應晶片製造設備。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小鵬匯天與中東三大集團簽署600台飛行汽車訂單,創下該領域最大批量出口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飛行汽車的電動系統依賴高性能稀土永磁電機,其訂單落地標誌著中國企業在高端製造領域的競爭力提升。反觀美國市場,儘管MP Materials等本土企業加速擴產,但技術專利壁壘與成本劣勢仍限制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以釹鐵硼磁體為例,中國企業生產成本較國際同行低約15%至20%。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風險疊加財報季壓力(摩根大通等銀行將於14日發布業績),市場對稀土產業鏈的估值邏輯出現分化。短期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啟動四季度產能爬升將直接拉動上游磁材需求;中長期視角下,瑞銀預計英偉達2026年CoWoS晶圓採購量將同比增長近40%,進一步推高高純度稀土金屬的溢價空間。
2025年的全球稀土行業呈現「技術驅動+區域博弈」並行特徵:一方面,新能源與半導體需求重塑供應鏈價值;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憑藉成本優勢和技術創新加速搶占海外市場。儘管美股市場短期波動受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但長期來看,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將持續強化其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未來競爭焦點將集中於高附加值材料研發、綠色開採技術突破以及全球化產能布局三大領域。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