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球稀土產業在新能源、電子科技等領域的驅動下持續升溫,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與消費國,其政策監管與企業運營動態備受關注。近期,北方稀土因關聯方資金占用問題收到監管警示,同時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大幅增長,這一案例折射出行業發展的雙重焦點:合規風險管控與市場機遇把握。本文通過具體數據解析,探討當前稀土行業的經營現狀及投資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19年2月至2024年底,北方稀土子公司通過關聯方包瀜環保累計墊付工資等費用達894.85萬元,其中收購完成後新增587.61萬元。儘管截至統計期末款項已全部歸還,但該行為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且未按規定披露,引發內蒙古證監局警示函與上交所監管警示。這一事件暴露了稀土行業在關聯交易管理上的潛在漏洞,提示投資者需關注企業內控合規風險對估值的長期影響。
數據顯示,北方稀土預計2025年前9個月實現歸母淨利潤15.10億-15.70億元,同比增長272.54%-287.34%,扣非後淨利潤達13.30億-13.90億元,增幅更是高達399.90%-422.46%。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強化預算管理、優化生產排產等內部措施,疊加稀土市場供需改善。當前國內需求對價格形成支撐,鐠釹等核心產品價格穩定運行,為行業整體復甦提供動能。
根據北方稀土公告,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調整至26,205元/噸(乾量,REO=50%),較第三季度的19,109元/噸上漲約37.13%。此輪漲價反映下游需求回暖與資源稀缺性溢價雙重因素。從投資視角看,新能源汽車、風電等領域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持續攀升,疊加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推高供應鏈穩定性訴求,未來中重稀土品種或成為資本關注焦點。
2025年稀土行業呈現「監管趨嚴」與「業績向好」的雙重特徵:北方稀土的案例警示企業需強化關聯交易披露合規性,而其亮眼的財務表現則印證了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導向、價格波動及技術應用進展,尤其在新能源產業擴張背景下,具備資源儲備優勢和技術壁壘的企業有望持續受益。同時,行業整體需平衡短期盈利與長期規範經營,以應對全球市場格局變化帶來的挑戰。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