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從發展趨勢看,"十二五"時期,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尤其是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發展、做大做強的呼聲和期待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業站在一個嶄新的起點和台階,將面臨一系列全新的壓力和挑戰。比如,隨著市場基數的增大,車市增速將回歸理性,行業競爭的激烈度、競爭的層次、競爭的領域等都將進一步升級。伴隨能源、材料的價格波動和油價的上漲,行業的製造成本、企業的運營成本、汽車價值鏈上的關聯成本等都將面臨提高的壓力,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將面臨全新挑戰;此外,資源、環境、交通等對汽車產業發展的約束因素日益強化,宏觀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都有穩中收緊的趨勢,車市將面臨更加難以預測和把握的不確定性。
眾所周知,"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領域的重大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投資、出口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面臨衰減壓力;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後面臨掉入"中等收入陷進"的風險。要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重大挑戰和問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必由之路,這必將對未來若干年我國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
汽車工業"十二五"如何開好局、奠好基?政府相關部門和汽車企業都在謀劃、都在思考。對於2011年中國商用汽車市場,綜合諸多行業專家和業內人士從不同視角進行的分析和預測,總體感覺是:宏觀經濟利弊兼有、變數頗多;行業態勢增速趨緩、喜憂參半;基本研判是:平淡之中見奇崛。
宏觀經濟:利弊兼有、變數頗多
從外部環境來看,2011年世界經濟將由前期超常規政策刺激下的恢復性反彈轉向平穩甚至低速增長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趨緊。美國經濟復甦動力依然不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未過去,日本經濟在對美國和中國的雙重依賴中有所恢復,但其受外部影響較大,未來仍有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將面臨"滯漲"風險。
就中國經濟而言,"三駕馬車"均有放緩,經濟景氣小幅回落。投資增速依然較快,但增幅有所回落。預計2011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20%左右,低於上年的增速。擴大消費繼續顯效,消費繼續較快增長。預計201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3%左右,比上年回落2個百分點。外需市場復甦緩慢,出口增長顯著回落。預計2011年進出口增長16%左右,進口增長18%左右,貿易順差比上年減少。
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認為:"綜合供求兩方面因素分析,預計2011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GDP增速將在9%左右。"
儘管2011年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但綜合分析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七大問題: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消費關係不夠均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等。所以說,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利弊兼有、變數頗多,需要汽車企業動態地跟蹤和關注。
行業態勢:增速趨緩、喜憂參半
中國汽車行業的表現始終出人意料,頻繁給國人、給世界帶來驚喜。整個中國市場都給人一種"飆車"的興奮感覺。
站在2011年及"十二五"的起始點,中國車市到底走向何方?如何駕馭?是"輕踩油門"?是"點擊剎車"?是"空擋滑行"?還是"倒擋轉向"?套句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對於2011年中國汽車市場,基本共識是:增速回落幾成定局。10%~15%的增長成為業內多數認同的預期。當然,也有悲觀者認為車市可能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樂觀者的估計車市儘管回落,但依然有大於15%的增幅。總體而言,中國汽車產銷2011年有望超過2000萬輛,是大家向好的一種預期。另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將達到約3000萬輛的年產銷量,5000萬輛的年產銷量將可能是中國封頂的一個數字。
在中國車市總體增速趨緩的情況下,國內汽車集團及其商用車企業則是喜憂參半。從相當一部分有競爭實力的商用車企業經銷商大會獲得的信息可以看出來,部分企業對2011年車市增長充滿期待或持"謹慎樂觀"態度,明確提出了高於上年10%的銷售目標或者市場占有率提升目標;當然也有少數商用車企業感到2011年前途未卜,面臨"生存"危機。
下面不妨先做一個"逆向"的推算。假如2011年2000萬輛預期成立,按照2010年和近五年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平均銷售結構比,大體是76∶24或75∶25,由此推算,2011年商用車市場總需求量在480萬~500萬輛之間,2010年實際銷量為430.41萬輛,由此算出增幅在12%~16%之間。顯然這個結果屬於樂觀性或謹慎樂觀性預測。
我們再做一個相對"悲觀"的測算。假如2011年商用車市場增速不到10%,比如在8%以內,那麼2011年商用車市場總需求則在460萬~465萬輛左右。即便如此,相對上年還有30多萬輛的絕對增量。可見,2011年商用車市場依然蘊含"商機",對此應當充滿信心。
當然,還有一個極端的預測,就是負增長或者零增長。從理論上講,出現這樣的幾率是可能的。但就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期,"十二五"開局的現實,2012年面臨政府換屆等,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政府未必真希望車市低迷。而從汽車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和企業自身利益訴求上看,都不希望2011年中國車市"過於蕭條和慘澹"。因此,總體下滑的幾率很小。
市場預期:細分市場冷暖不均
筆者對2011年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總體感覺是:平淡之中見奇崛。所謂平淡,是相對於"十一五"期間的高增長而言,商用車及整個汽車市場在2011年將面臨新一輪調整期,商用車無論是銷量還是盈利性,都當以"平常的心態淡定看之";所謂奇崛,是相對於商用車企業的競爭而言,市場處於高成長期時,可能彼此"相安無事",但處於調整期時的市場博弈,就會愈加殘酷,面臨險境,需要有獨特不凡的智慧,即"懸崖抱奇崛"。
預計2011年商用車市場或將出現這樣的情況。總體平淡之中,各細分市場"刀劍出鞘"、"劍拔弩張"。而細分市場的需求也可能冷暖不均。
更多商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