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近日在瑞士東南部小鎮達沃斯的論壇上表示,今年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可能會超過3%,現在人民幣匯率比較接近平衡的水平。
易綱說,「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政策是,對人民幣國際化採取市場化的取向。什麼是市場化的取向呢,就是水到渠成,我們把人民幣與美元和歐元還有其他貨幣放在同一個競爭場所里,讓它們公平競爭。」
易綱表示,中國並沒有刻意地去推廣人民幣的使用。「過去跨境貿易支付和跨境投資不允許用人民幣,實際是對人民幣的歧視。我們現在做的只是把對人民幣的歧視去掉,讓它和其他儲備貨幣一樣可以用於跨境支付和投資,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並沒有說要特別扶持人民幣。」
易綱說,希望海外人士對人民幣國際化有一顆平常心。實際上這一進程無論快慢都是市場的選擇,企業和金融機構認為哪個貨幣方便,它們就可以用哪個貨幣。中國央行並沒有刻意地支持或者提倡。
針對部分媒體對人民幣國際化可能衝擊美元核心地位的擔心,易綱說,「如果市場發展,中國將來的貨幣政策執行得好,中國的宏觀經濟穩定,中國的社會穩定,中國的法治社會更加清晰,人們對人民幣有信心,如果市場或者是企業或者其他投資者選擇用人民幣,我樂見其成」。
在談到人民幣匯率水平時,易綱說,「現在人民幣匯率比較接近平衡的水平,市場的供求大體平衡。其中一個證據就是去年的外匯儲備增加是過去五年中最少的,匯率市場上的供求大體平衡了,中央銀行就不用在市場上大量地干預,我們外匯儲備積累的速度會下降,這是好事。」
此外,易綱認為,去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長為7.8%,展望今年的經濟情況,認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中國的GDP增長率將會是8%左右。他還預測今年中國CPI可能會超過3%,同時,他對已開發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及貿易保護主義表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