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CPI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CPI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CPI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CPI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CPI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CPI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CPI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CPI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CPI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CPI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CPI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CPI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CPI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日本總務省2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2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0%至109.7,連續42個月同比上升。報告顯示,食品價格全面上漲,成為拉動日本物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2月,日本民眾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捲心菜價格同比上漲130.5%;去年夏季開始出現的「大米荒」並未因政府宣布向市場投放儲備米而緩解,普通粳米價格同比漲幅達81.4%。由於日本政府對採暖季電費和燃氣費實施補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價漲幅,2月核心CPI同比漲幅較上月略有回落。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日本物價上漲主要是受成本推動,而非需求拉動。(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