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市場整體出貨量不大,多數廠家以集港為重點,主要以64%含量的二銨居多。從今年的大經濟環境看,復甦的腳步仍然緩慢,化肥價格的平衡仍需要市場的調節。而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未出現真正的「熱」採購期,東北、華北、西北的備肥都在緩慢進行,農民也因天氣、糧食價格等原因推遲用肥時間,使得目前經銷商仍有庫存壓力。
肥料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調查顯示,價格方面主產57%和61%含量的二銨暫無出廠報價,主要以直銷為主,出貨基本正常。需求方面受梅雨氣候影響,南方地區降雨量偏多,用肥量減少,拉動不了內需。整個國內市場依然是產能過剩、供求失衡的低迷狀態。雖然二銨已經進入今年的出口窗口期,但近一個月的訂單數量依然呈零星式狀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希望二銨的後市出口能從初期的平淡中解脫出來。
此外,仲夏前國內多地的極端氣候給持貨方心理造成了恐慌。一些地區小麥減產,上游硫磺成交價不高,以及運輸方面的鐵路到貨量不甚理想等因素使整個國內市場的形勢不容樂觀。
綜觀6月上旬,在出口窗口期已經開啟的淡季市場背景下,預計內銷會有所停滯,價格方面不會出現大幅下滑趨勢,因此廠家也不用急於出售。因豫東、豫南地區麥收已基本完畢,所以近日的降水對麥收進度不構成影響,這些地區可趁雨歇時段積極開展夏種工作。
影響國內生產企業的因素有:一是產能過大,競爭較為激烈;二是窗口期過於集中,價格難以控制;三是極端氣候的出現,需求降低的影響;四是國際硫磺、磷礦價格走勢,影響磷肥價格。最後一點,國際二銨的消費方式在發生改變,有些地區用複合肥代替二銨,二銨的需求受到影響。影響流通企業的因素有:物流及經營方面的費用逐年增加;假冒偽劣肥料揮之不去,對品牌肥料的銷售產生負面影響;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肥料銷售更新速度跟不上人口結構、種植結構的變化。綜上所述,目前行業發展的現狀:生產企業普遍虧損,經銷商利潤難以得到保障,未來幾年磷肥企業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經銷商的競爭壓力也將加大。
國際市場保穩運行 緩慢復甦
肥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發現,目前國際市場行情:一是由於經濟形勢影響,今年二銨價格較去年跌幅50-60美元/噸,國內企業外銷出廠價甚至低於內銷價格;二是占國內60%出口量的印度市場今年已出現萎縮跡象,從補貼政策及採購量上都有所滯後;三是國際新產能的投放也使出口競爭壓力增大。在國內市場淡季、國際市場價格低迷的態勢下,國內廠家和貿易商多是觀望態度居多,謹慎運行。短期內磷酸二銨市場保穩運行,全球經濟環境復甦緩慢。
回望上游:國產硫磺報價整體穩定,部分廠商稍作調整,整體購銷行情仍低迷不改,業內普遍看跌。磷礦石市場也處於平淡期,後期仍需關注磷肥的出口情況,短期內磷礦石市場弱勢局面仍持續。下遊方面:國際市場產能在持續擴大,而今年印度市場的需求隨著補貼的減少或將有所縮減,多方面的利空因素目前沒有給二銨市場帶來回暖的「信號」,業內仍在等待和觀望中。作為主要出口對象,印度市場較平靜,受盧比貶值的影響,印度買方仍不願以510美元/噸的到岸價格購買。
國內磷銨產能過剩及國際進口需求減弱,是今年二銨出口利潤空間被壓縮的直接原因,而解決辦法需長期並堅持在產業結構調整及技術的改進與提高中不斷完善。預測短期內二銨仍將保穩運行,後期需繼續關注訂單情況和出口動態,捕捉回暖「信號」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現狀。
更多磷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磷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