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工程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10月內燃機行業市場分析

2015年10月內燃機行業市場分析

2015-12-01 11:18:1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5年10月完成內燃機銷量436.82萬台,環比下降7.05%,同比下降5.97%;1~10月銷量累計完成4693.23萬台,同比累計下降 5.01%;10月完成18224.35萬千瓦,環比增長6.24%,同比增長7.66%,1~10月累計完成171509.8萬千瓦,同比累計增長 2.08%。以下是2015年10月內燃機行業市場分析

2015年10月內燃機行業市場分析

  行業穩中有降

  分燃料類型來看,柴油機10月銷量35.97萬台,累計銷量555.03萬台,同比下降32.57%,同比累計下降14.51%;汽油機10月銷量400.81萬台,累計銷量4137.71萬台,同比下降2.49%,同比累計下降3.54%。

  分內燃機配套市場情況來看,除乘用車用內燃機同比累計均增長外,其他市場均出現同比下降態勢。乘用車用內燃機1~10月累計銷量1474.02萬台,同比增長4.61%;農用機械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458.69萬台,同比下降5.22%;園林機械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331.76萬台,同比下降 6.10%;摩托車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1948.99萬台,同比下降6.22%;商用車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249.71萬台,同比下降 18.55%;船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3.83萬台,同比下降22.12%;工程機械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37.60萬台,同比下降22.60%;降幅最大的為發電機組用內燃機,10月累計銷量152.87萬台,同比下降26.84%。

  農用柴油機排放標準由「國二」升級為「國三」,加快了農機向綠色轉型的腳步,目前農機企業正積極採取措施應對農機排放標準轉型升級。部分企業國三公告未申請下來,所以相關產品10月起停產停售,對配套農機領域占比較高的單缸柴油機行業而言,銷量較之9月大幅下調。10月,單缸柴油機累計銷量248.12 萬台,同比下降15.80%。排名靠前的5家企業為:常柴、常發、江動、常林農裝、金飛魚,其單柴類產品銷量占行業銷量比例72.06%。整體來看,行業企業銷量均大幅下降,部分企業更是完全停產。

  受國二升級國三影響,工程機械用及農機用內燃機銷量大幅度下降,以及商用車銷量的持續縮量,對配套此三行業較多的多缸柴油機企業而言,總體銷量下降幅度仍繼續放大。多缸柴油機企業10月累計銷量306.91萬台,同比下降16.26%,工程機械及農用領域則全面下降,部分企業降幅超90%。

  10月進出口數據延續雙降。海關數據顯示,10月我國進出口2.06萬億元,下降 9%。其中,出口1.23萬億元,下降3.6%。而此前我國7、8、9月出口分別下降了9.5%、6.1%和1.1%,降幅已經明顯收窄,此次出口並未延續向好態勢,降幅再度擴大。10月進口8331.4億元,下降16%,降幅較上月的17.7%略微收窄,這已經是我國進口連續第12個月負增長。

  進口降幅明顯大於出口致使10月當月貿易順差擴大40.2%。專家分析指出,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顯示出口並未出現趨勢性好轉,全球需求疲弱、新興市場動盪仍是當前我國出口面臨的主要壓力。以出口為主的小汽油機企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銷量大幅降幅。小汽油機企業10月累計銷量741.67萬台,同比下降7.85%。

  多缸汽油機主要配套在乘用車領域,10月份銷量較之9月有了較大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累計銷量增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多缸汽油機企業10月累計銷量1540.87萬台,同比增長3.65%。值得關注的是,大型車企的發動機廠均出現了遠高於平均水平的增幅。

  新能源內燃機總體呈現平穩趨勢,政府方面對新能源車的利好政策不斷、新能源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以及民眾對新能源接受程度加深,新能源內燃機在今年越來越好。

  製造成焦點

  隨著資源、能源、環境約束的加劇,綠色製造理念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作為製造業的絕對「大戶」,內燃機產業在節能與減排的不斷發展與競爭中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內燃機再製造,資源循環發展,這些在內燃機領域正在進行的綠色製造主題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

  綠色製造技術,是以綠色理念為指導,綜合運用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包裝、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回收處理等為一體的科學技術,其目標是使得產品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負面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並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綠色製造的重點方向包括:生態設計,可持續製造,資源效率優化。

  報告顯示,製造業是最大的資源使用者和環境污染源,每年約產生55億噸無害廢物和7億噸有害廢物,占全球污染物總量的70%以上。

  以中國式再製造聞名的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史佩京認為,再製造可使廢舊機電產品中蘊含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首選途徑。

  目前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大,許多新機(以內燃發動機為例)市場都出現了下滑局面,再製造產品會不會對新機市場造成衝擊。事實上,從近幾年的實踐看,再製造恰恰是整個產業鏈上的一種補位或補充,它的實際作用是更好地協調了新機與再製造產品的共同發展,為已經從事再製造的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收益。況且,目前市場上再製造產品的總體規模還很小,不僅不會對新機市場造成衝擊,還能從存量市場上繼續提升用戶的忠誠度,是一項多重利好的產業。

  對於在國內開展時間不長的再製造產業而言,近幾年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缺乏相應的標準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繼續前行的阻力。史佩京介紹,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已相繼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再製造技術標準、法規和指令體系,並對再製造產品品質保證有嚴格要求。而目前國內的再製造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各界對再製造的認識還不夠統一,企業的技術積累也較小。再製造工藝技術、質量控制和資質管理等方面標準缺乏,制約了再製造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再製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他還表示,要發展我國的再製造產業,需要逐步建立起系統、完善的再製造工藝技術、質量檢測等標準。但他也強調,無論再製造的技術和步驟如何,再製造產品都必須在產品質量、性能、耐用性和售後服務上達到與新品一樣的水平。

  面向汽車、發動機、變速器、工具機、工程機械等多行業、多層面的再製造產業鏈標準問題,史佩京表示,應將再製造標準劃分為「跨行業共性技術標準、重要行業共性技術標準以及重點產品共性技術標準」三個層次,來解決多維複合、不同行業的共性與個性化標準化需求等問題,研究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體系。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中國內燃機零部機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內燃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內燃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