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官網顯示,第三批養老目標基金在2018年12月28日正式拿到准予註冊的批覆,包括13家基金公司的14隻基金。截至目前,加上首批的14隻、第二批的12隻,已經有40隻養老目標基金獲批。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今年5月1日將到期,試點結束後,公募基金有望納入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範圍,享受個稅遞延政策,這對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無疑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此次獲批的13家基金公司,包括南方、民生加銀、招商、國投瑞銀、國聯安、海富通、上投摩根、長信、交銀施洛德、易方達、興業、華夏、工銀瑞信,易方達同時獲批2隻,其餘基金公司均獲批1隻。
在基金類別上,此次僅有5隻目標日期型養老基金,其餘均為目標風險型。與之前3年、5年持有期較多不同的是,此次封閉期為1年的養老目標基金占比達50%。
在第三批獲得「准生證」的基金公司中,既有「老司機」,又有「新手」。其中,南方、易方達、華夏、工銀瑞信等多家公司此前已拿到第一批或第二批的批文,並完成了基金髮行工作,招商、民生加銀、交易施洛德、興業、上投摩根、國聯安、國投瑞銀等基金公司則是第一次獲得批文。
目前,已經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共有12隻,正在發行的有2隻,這些基金呈現出人均認購金額較小、認購戶數較多的特點。其中,有效認購戶數已經逼近70萬戶,富國、廣發等6家基金公司的相應養老目標基金認購戶數超過5萬戶,鵬華超過10萬戶。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華夏基金有4隻養老目標基金拿到批文,排名首位,易方達、匯添富分別以3隻緊跟其後。華夏基金三批均有收穫,易方達分別在第一批和第三批拿到1隻和2隻的批文,匯添富則在第二批名單中一舉拿下三席。
自2018年5月1日起,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
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範圍。
2018年10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表示,2019年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將會推廣到全國,公募基金將納入個人養老帳戶的投資範圍。
鍾蓉薩指出,希望養老目標基金產品能發揮四個特點:一是長期性,鼓勵長期持有、長期投資而且長期考核。二是以資產配置為中心,目前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都是FOF產品,強調配置。三是重視權益投資的作用,通過長期股票投資,基金經理用更長的錢做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四是適當性,把合適的產品交給合適的投資者。
她還強調,由於投資者對虧損非常敏感,未來設計養老目標產品以及要選入個人退休之後能選的基金產品時,要考慮回撤風險,控制風險是產品設計的核心。
養老目標產品不重規模,而是重數量、重戶數,即希望有更多投資者參與。新產品發行完後,倡導每家公司做定投,只要戶數在,規模就會逐漸壯大。
更多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